發聲之人,乃站立於公孫瓚身後,這人身長七尺五寸,雙耳垂肩,雙手過膝,自己扭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大耳朵,雖然這人的耳朵和手長得奇怪了點兒,但他的容貌卻端正,面如白玉唇若塗脂。
其實,以貌取人並非是現代的專屬,在古代,尤其是在漢朝,以貌取人之風反倒更甚,長得醜的傢伙一般情況下都沒人給你舉孝廉,更談不上什麼當官了。
也因此,所謂的印象分什麼的,還真不是現代發明的……
看到劉備這般樣貌,袁紹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疑惑問道。
“公孫太守背後何人?”
“正是在下的發小,平原令劉備是也。”
介紹完,公孫瓚便把劉備引至身前,細說了一番劉備的功勞——主要就是打黃巾時候的那點兒破事兒,話說劉備打黃巾時候的功勞也沒多少,但你架不住人家公孫瓚會吹……
更何況以公孫瓚的身份地位,他吹出來的nb那也是香的……
介紹完劉備的戰績之後,公孫瓚還吹了一通劉備的身世——中山靖王之後……
嗯,說好聽點兒是皇族,說難聽點兒就是劉協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做DNA檢測都夠嗆能驗的出來的那種。
但正所謂花花轎子人人抬,人家公孫瓚都這麼說了,在場的這些諸侯們一個兩個也都是人精,給公孫瓚一個面子只是小事兒,於是眾人撫須長笑,什麼“久仰久仰”“失敬失敬”之類的就來了。
直到好一通商業互吹之後,袁紹大手一揮,給劉備賜座,劉備便坐於末尾,關羽和張飛便從公孫瓚背後走出,站在了劉備身後。
之後,就是第二輪吹逼……
站在曹操身後的王維都蒙了,話說你袁紹剛才不正好說到了孫堅那事兒上了麼?怎麼現在又扯起劉皇叔來了呢……
總之,不管怎麼說,這十八路諸侯是越說越快樂,彷彿他們現在不是在行軍打仗,而是在舉行一場愉快的酒會。
當然,也有例外。
比如說曹操。
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當中,十八路諸侯討董都屬於是像笑話一樣的軍事行動,十八路(十一路)諸侯面和心不合,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表現在行動當中,便是對付對付了事兒,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例外。
曹操和孫堅便是例外……
現在的這兩個人,是真的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下手打董卓那是跟玩命兒一樣,但可惜,十八路諸侯加一起的實力能跟董卓比劃比劃,單憑孫堅和曹操兩人的兵力,跟董卓實在是相差甚遠。
話說曹操來到這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他的腦子,當然能明白在座諸位心裡想的都是些什麼,眼看著這話題越聊越遠,都快有五分鐘沒聊到戰事上面了,曹操不由內心發苦,端起酒杯飲下酒水,也難以抑制住心中的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