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打老了仗的秋茲,對這樣的戰術也是沒有絲毫的破解之道。
在草原上,若敵人都是騎兵的話,那麼他們來去如風,
抵禦者根本就沒法判斷敵人來的方向從而進行堵截。
所以一旦類似八路突襲這樣的戰術實施起來,不論是誰守衛起來都是極為頭痛的。
秋茲想了很久,這才想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辦法。
有虞人陣前的蕭錦行看著遠方群山下茲人浩浩蕩蕩的大軍,不禁心生讚許之意。
僅憑他們出動大軍將自己阻隔在有蘇與茲邊境一點,他就完全能夠斷定,對面的領兵者絕非易與之輩。
若是在一年前,蕭錦行怕是立馬便會號令三軍返回有蘇境內,
蕭錦行不愛冒險,所以以往作戰大多都是以有備對無備。
這也是他興兵攻訐時常常施展的法門,也是他帶領的兵馬得以常勝的秘訣之一。
可是現在面對的敵人防備森嚴,顯然有備的一方變成了茲人。
所以蕭錦行自是不能再憑藉著以往的經驗來用兵了。
只是蕭錦行卻並沒有絲毫的怯意。
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有蘇人,又看了看身旁一萬虎視眈眈,躍躍欲試的有虞人,便微微笑了笑,饒有興趣的觀察起對面的軍容來。
“文泰、德如。”
蕭錦行觀察許久後,對著身旁喚了兩個名字。
那兩個名字的主人立刻興奮的高聲回應,跑到了蕭錦行的跟前來。
他們二人是蕭錦行培養的少年人中年歲較小者,也是蕭錦行日夜操練的那些少年兵中的領頭者。
只見蕭錦行俯下身子,對著二人耳語良久,直到兩人摩拳擦掌哈哈大笑著離開後,他這才再次起身,召集各路兵馬的掌管者下達決戰的指令。
蕭錦行看到明白,這場仗只會是一場硬碰硬,血與肉的直接衝撞,
沒有爾虞我詐,沒有計謀韜略。
考驗的卻是每一名參戰的勇士們無畏的精神和掌兵者審時度勢的應變能力。
而這些,對於蕭錦行來說都是他引以為傲的資本。
“嗚
嗚”
終於,兩軍陣中衝鋒的號角幾乎同時吹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