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下後,見爐柵已經徹底乾透,方長在地上挖了個有缺口的坑,把格柵放在上面。這是爐子的灰膛,還可以用來通風,增大火勢。
然後他於旁邊,使用普通泥土和泥。
將和好的泥圍著爐子邊緣部分,轉圈向上壘砌,爐子的坯體漸漸升高。
方長還拿來柴禾柴草取火弓,在爐中生起火來,加速爐子的乾燥,同時不斷用泥加高爐體。只是這個過程中,爐子很容易在乾燥後開裂,需要做的是用泥不停的補上,將裂縫糊住。
將乾燥好的幾件碗罐拎過來,小心放進窯爐中,周圍填滿柴草,然後點燃。
一邊燒,一邊小心的加柴。
晚飯就在爐旁解決,烤後的板栗輕輕一剝殼就下來,色澤金黃,噴香軟糯。吃著栗子,剝著松子,方長繼續照看窯爐。
直到半夜。
然後他發現,這一窯器皿,齊齊碎了。
不燒了,回去睡覺。
清晨方長準時從床板上起來,竹製的床板比之前的柴垛要舒服很多,趁著朝陽未升,他採了一些茶葉,然後盤坐在崖邊大石上,開始吐納修習。
兩條白色霧氣從鼻孔中噴出,就像兩條小龍,可惜方長閉著眼睛看不到這一幕,而白毛猴子並沒有回來。
待到太陽完全躍出地平線,他才收功起身,隨著他將道場安在此處,每日修行,仙棲崖上靈氣,有了絲微難以言明的變化。
到窯爐中檢查了一下,方長將燒碎的器皿提出來,放在一邊觀察。
琢磨了一下,應該是這幾件陶坯,並沒有徹底乾透,就被自己放入火中煅燒,所以才會崩裂。
碎了的器皿也不會浪費。
方長走到小溪邊,尋找了兩塊鵝卵石回來。經過一天的沖刷,溪水變得較為清澈,但依然有一絲渾濁。
他來到自己石桌上,用鵝卵石將碎裂的陶片輕輕砸碎,碾成粉末,小心的將陶粉收集起來。
這些可以摻入下一波陶坯中,對成功率很有幫助,將陶土兌水,攙入陶粉,方長重新制作了幾個烹飪器皿,繼續擺放在通風處晾乾。
今日無事。
想了想,方長將屋中床板搬到外面,放在柴堆上鋪平,然後躺上去,在這天穹之下,懸崖之上,看了一天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