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長掏出火摺子,拔開蓋,輕輕一晃,火苗便燃起。
湊近鼎下柴草,火焰很快燃起,他再次將火摺子晃熄,蓋好蓋子,放在一旁。橙紅色火苗映的他臉色發亮,也照著這個小廚房。
廚房四面是窗子,就這樣敞著,透窗向外望去,能看見周圍天色漸暗,萬般事物都開始變灰變青,夏蟲們周圍在草叢中,也開始了歡欣奏鳴。
倦鳥早已歸巢,包括崖邊的雕夫婦,它們正在站在樹枝上互相梳理羽毛。
在自己這裡簡單記了個名的劉阿牛,依然如往常一般,臥在崖邊石環旁,不過其上面多了個遮風擋雨的屋頂,卻是方長用劈開的竹子,給阿牛搭了個住處。
這個小巧的火摺子,是他閒暇時所做。
看起來簡單,卻失敗了不少次,其外面是竹筒,內裡是紙卷,還摻了點特殊草葉,蓋子上有幾個小孔,用於通氣維持筒中緩慢燃燒。
有了它,加上火塘內常有的燼火,之前那套弓式取火工具被掛在了牆上,許久都不用取下使用一次。
不過這些小玩意只是順帶做一下,這幾個月裡,方長最大的成果,便是給仙棲崖,修建了條棧道。
從仙棲崖底無名水潭旁,曲曲折折,順著崖壁一直向上,直通到崖邊那個石環外——方長真的將石環作為了大門。
在這雲中山裡,他唯一相交的朋友章山神,對這條棧道評價很高。
章淳的原話是“有了這條棧道,從我那裡過來崖上下棋,便再也不用繞那麼多山頭了。”
只是崖頂現在有門無牆。
小屋前面倒是有個籬笆小院,卻配不上石環門的氣勢。
方長暗自計劃,待以後將整個崖頂,除了後山之外的三面,用石頭或灌木圍起做矮牆,將這仙棲崖圍起來,讓此處真個自成一方天地。
接下來的時間,他翻新了下自己這三間屋的頂。
主要是臥室的茅草頂。
蓋好後已經許久,屋頂上甚多茅草已經朽壞,若是不加修葺,沒準會開始漏雨。
當初挖掘碧玉塘時,起出了很多泥土石塊,都堆在一旁,方長也進行了處理。
他將土堆修整規則,摻入石灰夯實後,又用石頭圍起,築造了塊上小下大,四四方方的高臺。
隨著他不斷的開窯,工棚周圍磚瓦不少,但消耗很少,大部分都未使用。
日曬雨淋之下,已經有些舊意。
山林中不缺大木,是時候給自己蓋個磚瓦住處了。
嗯,一排五間,或許可以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