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更後改)
柴房中木柴依然乾燥,給桌椅床鋪扔了幾個除垢術,又取來掃帚簸箕,把地面仔細灑掃一遍,將塵土倒進不遠處灰坑後,方長取出當初的取火工具,在火塘裡重新燃起火焰。
他的取火方式依然落後,和他目前套的青銅工具不太匹配,還好方長不缺時間,更不缺鑽木取火的力氣。
但方長還是決定,過幾天有心情的時候,製作個火摺子使用,可以短時間儲存火種,不用再像剛剛那樣,用木塊按著鑽桿拉取火弓。
橙亮火焰燃起,暖意瞬間散發開來,讓這經歷了冬天的小屋,重新有了生氣。
解開包裹,把裡面東西重新取出擺好,又將包袱皮疊好放起來後,方長瞅了瞅,摘下腰間葫蘆拔開蓋子,輕抿了口高粱酒,轉頭出門到旁邊廚房。
忙活這會兒,已經到飯點兒。
他準備給自己弄些吃的。
糧食之類依然完好,不過放在外面的蔬菜水果已經朽壞,其餘乾果、臘肉、風乾魚鳥、蘑菇串、薯幹依然完好,陶壇裡的醃菜滋味也正到火候,方長準備將回崖後第一頓飯,整治豐盛些。
地窖裡還儲藏著大部分蔬菜水果,那些本是用來越冬,專門選了些耐貯存的品種,如今已然開春,想來很多應已經朽壞不能食。
他準備下去看看,若還有可食用的便取些來用,其餘朽壞的,吃過飯再去清理。
小地窖在廚房旁邊不遠,方長特意避開地下水脈,選乾燥處挖深坑,撒好石灰,又鋪了梁和茅草做頂,再用摻了草葉的泥厚厚鋪上一層,只留下個小方口用於出入。
掀開地窖口蓋板,他輕輕跳了進去。
隨著蓋板被方長掀開,上面小小地窖口照射進來一束陽光,斜斜射在牆壁上,反射的光芒將地窖裡映的通亮。
竟然沒壞?
方長看到,自己這個小地窖裡,無論是儲藏的地薯和植物塊莖,還是蔬菜和水果,除了部分因為地窖裡乾燥缺水,而顯得很蔫之外,並沒有哪堆真正腐壞。
他選看起來較為可口的,裝了半竹籃。
另外一件讓方長有些驚訝的,是他呼吸有些不適。
還好自己是修行人,若是普通人這樣在山上獨自生活,像他剛剛那樣,莽撞地跳下來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因為無法呼吸和中毒,進入了彌留狀態。
想來這是因為地窖中儲藏的鮮貨,依然在呼吸,改變了地窖中空氣成分,同時空氣成分的變化,也是這些蔬菜水果沒有朽壞的原因。
所以在民間,長久未開的地窖,先要通風才能進去。
有些人家還要用蠟燭或者柴火試試,若是燈滅火熄,則不能下去。只是往往有人不通此事,就像方長剛剛作為那樣,殞命於地窖中。
還好對於方長這位修行者來說,呼吸只是一種習慣,沒啥用處,除了有不適感外,安然無恙。
挎好籃子,他踩著窖壁上,用作梯子的木楔,從地窖中爬出來。
方長沒有將蓋板蓋回去,敞著蓋子,給地窖裡通通風。
從火塘裡取來燃著的木柴,他在廚房裡生火,用銅鼎、銅板、陶罐等,開始烹飪。各類食材,經過切剁燉煮煎,變成了盤碗中的美味,擺在餐桌上。
除了醃菜與蔬菜之外,他還蒸了地薯和地薯幹作為主食,割了臘肉蒸熟切片,又將一條魚煎熟,並做了豆子湯。
山中調味品種類豐富,而且有遠處鹽礦不缺鹽,這讓此頓飯很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