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知縣和老者谷山只是默默聽著,面色平靜,卻默不作聲。
方長則對此表示理解,就如聽故事一般,不過這確實解了他的疑惑。
剛剛他看到,齊知縣身上並無文氣,卻有官運,甚至還算亨通,不解之下便直接出言詢問,未曾想能聽到如此一段有趣往事。
旁邊的齊知縣,終於找到了傾訴物件,開始喋喋不休:
“……當了知縣卻知道,這竟也是個苦差事,不像當年看到以為的那麼威風。千頭萬緒理清楚後,有些事兒也確實要幹,比如賦稅,比如勸課農桑,比如河工水利……我只得假戲真做一直做下來。”
“小時候我家窮,也算知道民間疾苦,面對百姓們,真的下不去手,下面的孝敬也不想收。”
“所以知縣這位置,並不像想象中那樣錢財多多,我唯一做的,也就是按照慣例,將平常吃用算在了衙門開支裡,把所有俸祿都省了下來。”
“因為我這份性格,這幾年過得是殫精竭慮,太累了……甚至有勞累的月份,一度以為自己要死了……結果最近還遇上知州這檔子事兒,連覺都睡不著。”
“還好師爺能力很強,加上府裡一直在修水利,這幾年倒也能稱得上風調雨順,看百姓們過得不錯,我心裡還能舒緩下……”
“唉……”
深深嘆了口氣,帶著臉上難掩的疲倦之色,齊知縣將手中茶杯舉起,一飲而盡,那姿勢就像其中不是清茶,而是烈酒。
他用官袍衣袖狠狠擦了下嘴巴,重又低頭說道:
“知道二位是大能,連城隍公都推崇,既然已經識破此事,若是綁了我去首告,在下也落個輕鬆,也算終於解脫,不會有任何怨言。”
方長看了看旁邊老者谷山,笑了笑。
谷山開口道:“我們是方外之人,不是很關心這些俗世規矩,而且遇事是否管上一管,只看緣分。你冒名頂替,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啥大問題,修行中人雖然好管閒事,但這種情況也懶得去管。”
“畢竟,你在這個位置上做的很好,至少作為永嘉府治下百姓,在下能看到周圍百姓安居樂業。為官的根本便是造福一方,不負黎民,你做到這種程度,自然證明這個位置很適合你。”
“願我們這次揭破,不會帶來困擾,也希望我們解決這次危機後,你可以繼續不忘初心,為了百姓,繼續好好做官。”
原名齊平,現在叫齊南的知縣沉默。
又過幾息之後,他才點了一下頭,深呼吸了幾下,道:“今日將過往一說,竟感覺心頭輕鬆了不少,多謝二位。”
說罷,他離座而起,長揖到地。
方長和谷山未動,受了他這一禮。
而後他們起身,對知縣說道:“這下今天沒什麼事兒了,齊知縣您儘早採買燈籠,我們這便離去。”
齊知縣和旁邊老僕一起躬身:“慢走,我們送送二位。”
出了屋門,方長腳下雲起,帶著谷山朝空中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