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日子裡,方長結束每日早課,在山間閒逛之餘,便是開窯燒炭。
草棚裡磚砌炭池已經見底。
裡面那些冒尖的木炭,在燒製了一些高質量陶器後,又於上次冶煉澆鑄中,被耗了個乾淨。
他準備重新將其補滿,以待下次有需求,這讓清淨的修行日子,染上了薄薄一層炭粉顏色。
每次燒炭完畢,都要等待炭窯冷卻,將裡面木柴燜燒至透徹。
這些等待時間裡,方長變得悠閒,他沒有選擇使用多座炭窯增加效率——既然不缺時間,為何不過得輕鬆一些?
仙棲崖後山高處,有著嶙峋亂石林。
從中尋找一番,選了塊和自己空地中石桌大小相近,一面頗平的大石,方長將其扛在肩頭,搬到屋前空地,開始對它進行處理。
圍棋。
縱橫十九道,千古無重局。
三百六十一個點位,十分簡單的規則,卻有著無窮變化,陰陽交錯間,猶如乾坤運轉演化,自有一絲道意蘊在其中。
找了段筆直竹籤做尺,又拿來塊木炭當筆。
方長在石頭上平整的那面,劃上方方正正棋盤格,又並指為劍,在上面划動。
石屑飛揚間,一道道筆直溝壑,沿著木炭標記被劃下。
“嗯,不錯。”
深吸一口氣,吹淨石上粉末,方長看了看上面棋盤,很是滿意。他又將自己之前石桌,也如此炮製,刻畫上棋盤格。
反而是棋子比較花費心思。
黑白二色,皆可用製作陶器方法制成,但步驟與原料完全不同。
其中白色棋子,方長遍尋雲中山,尋到了白瓷土,用闊葉墊筐底背了幾筐回來,以水細細淘洗,而後以木板做模,和泥將其製成棋子形狀,並徹底晾乾,入窯燒製。
它所需溫度甚高,需用木炭才行,方長調整了原本窯爐結構,如此試驗多次,才得到一批較為完美的白棋子,它們本質上是白陶,個個素雅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