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州里裡幾位官員面有愧色色,方長接著說道:
“我知道有個人在這方面很有水平,他叫魏和,此時正在常州,你們若是感興趣,可以試著去派人請教下。”
說完,看周圍人點頭表示贊同,方長感覺到此為止正合適。
他不想過多糾纏,於是輕輕一抬腳,足下雲起,轉瞬間便去的遠了。
知州見狀,立刻反應了過來,他趕緊對旁邊的封同說:“快追上這位上仙,請上線留步!”
封同等幾位修行人抬腳便要追,但馬上便洩了氣。
知州不明所以,疑惑而焦急的說道:“怎麼了?為什麼不追上去。”
封同嘆口氣:“這位的修為實在太過高強,遠不是,我們所能及上的,以我們的道行,根本追不上啊。”
和他一起的幾位修行人也紛紛點頭。
知州無奈,只能搖搖頭放棄。
於是眾人散去,各歸本職工作。州衙也很快分出人手,去常州尋訪那位叫魏和的水利高人,請教本地的水利工程該如何規劃不提。
…………
方長雲頭極快,一口氣出去很遠。
在天上穿行了半個時辰,他便按落雲頭,重新降在地上。
看了看周圍位置,這裡已經是雲中山偏西的地方,倒是離著南屏山不遠。想到多年來雖然有書信交流,但未曾會見過老友桑子平,方長乾脆來了個“過雲中山而不入”,先去老友那裡探看下。
當年來南屏山的路途,方長還記得清楚,這些年過去,倒也沒什麼大變化。
先找地方歇了一宿,然後穿村過鎮走了約莫半日,就到了南屏山。
這裡的景色和上次來時差別不大,無外乎村子又向外擴建了一點,村外多了幾個稻草堆、新長出來幾棵樹。路還是那條路,周圍依然是和上次一樣的綠意盎然,甚至連路兩邊田壟的形狀,都沒有多少變化。
不過,村邊似乎多了條小溪。
溪水蜿蜒順著地勢穿村而出,最終流入了南坪山腳下的一個水潭中。這個水潭方長也熟悉,上次來南屏山時,他還從裡面抓了條大魚,作為給桑子平的禮物。
方長走進村子,向著記憶裡桑子平師徒住的地方走去。
然後他這才發現了小溪的來源,不由得發笑:原來這個村子裡,多了許多條竹渠。條條竹子做的水渠繞著山勢而行,從山上通到山下,清水嘩啦啦地沿著這條條水渠奔行,引到人家旁邊淌在地上,又順著石頭街道彙集在一起,形成了那條新的小溪。
竹渠鋪在山中,就像織機上的經線,正在用水流做成布匹,不知道是要裁剪成什麼樣的衣裳。看起來,這已成為了此地一景。
這次來,方長當然不會空手,仙棲崖上的藥材,已經收了很多次,其中不乏靈藥。
雖然仙棲崖藥田裡的高階品種,大都是從南屏山這裡獲得的藥種,但仙棲崖上靈氣濃郁。常年浸潤之下,靈藥的品質,要遠遠好過桑子平能夠在南屏山採到的那些。想來,桑子平見了一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