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點點頭,帶著妻子走過去。
廚房裡面灶臺不少,形態高低各異,他們看到方先生啟用了好幾個,正在同時蒸、焯、燉、炒,香味撲鼻。從牆壁上有根竹子伸出來,嘩嘩地往外流著水,水濺在下面一個槽裡,順著孔洞不知道流到何處去。
但最讓二人驚訝的,還是廚房裡面的採光方式。
屋頂上掛著個用陶瓷和木塊固定的玻璃球,上面連著線,裡面正發出穩定的光來,與燭火完全不同,而且明亮的多。宋瑤看了兩眼,感覺有些受不了,便轉開了目光,胡云仗著體質好,仔細看了看,發現裡面的光源,像根彎曲的線。
“方先生,這是何物?”胡云問道。
“電燈,我新做的物件,比燈燭方便許多。”方長說道,“只是做起來很是繁瑣,先要將玻璃燒成合適形狀,再將碳絲放進去,還要用水銀抽出其中氣體,才能用特製的噴燈封口。”
見兩人沒怎麼聽懂,反而疑惑更甚,方長笑道:
“你們去我書房,書架上面第三層有套書,名曰《電之力初談》,若是有疑惑可以去簡單看看。不過記得給我放回原位,因為尚未寫完。”
…………
兩人下山時候,胡云拎著個用麻繩編的大網兜,裡面放滿了玻璃瓶。
那是方長贈予他們的豬肉罐頭和水果罐頭,不過做的很簡陋,只是將食物烹煮好後,裝在深色玻璃瓶裡,上鍋蒸透,趁熱將一起蒸好的軟木塞蓋上,而後蠟封。這樣弄一下,食物的保質期瞬間有了數量級的提升。
同樣,方先生也將製作這罐頭的方法寫成了冊子,並送給了宋瑤一本。
這本冊子兩人就看的很明白了,那套電力相關的冊子,看的夫婦二人云裡霧裡。不過他們還是知道了,方先生所用的那個“電燈”,乃是用水力藉機關轉換為雷電之力,而後將碳絲燒紅來照明。
兩人並不是很理解,但對此充滿了敬畏。
胡云告訴妻子,修行人習得雷電之能並不罕見,只要修為到了極深之處,莫說捉雷捕電,便是移山填海也有傳說。但像方先生這樣,以機巧之能馴服雷電之力的修行人,從未有過。更何況,他還將相關的學識都寫成了書冊,看描述,竟然無需修為也可用得。此中知識,莫非普適之大道耶?
所以,對於方長擺脫他們尋找有緣人的《瓦罐丹方》,兩人也很是上心,仔細地包好放起來。
“接下來我們去哪裡?”宋瑤說道。
“天色看起來還早,不如去林溪村看一看。”胡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