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土坯房保溫效能雖好,但這裡的人依然嫌不足,甚至將視窗也留的很小,只為了冬天能夠更暖和一些。
天下間的平板玻璃產量並不高,而且價格依然有些小貴,自然是沒能傳到蘑菇屯這種偏遠地方。所以這裡的窗戶上面,依然糊的窗紙,而且因為溫差問題,統統是糊在外面。
屋裡燃燒著爐子,爐子旁邊還有灶臺,灶臺裡面似乎剛剛燒了水,裡面水溫很高,所以堂屋有些煙霧繚繞。這裡的人取暖,乃是木柴和煤炭混用,似乎是有什麼便燒什麼。
白姓屯主將方長讓進西側的裡屋,帶著他和武姓中年人上了炕。
燒水的灶臺和爐子,煙道都從火炕裡面經過,所以這火炕便成了整個屋子裡最大的散熱器,也是最為暖和的地方。
吩咐渾家取水泡茶,方長和兩人通了姓名。
屯主姓白,名叫白井,之所以叫屯主,乃是因為他的爺爺年輕時候,帶著兩根獵叉,在這裡率先開闢空地,立下了第一座屋子。於是在名義上,他的爺爺、他的父親、他,都是這隻小小部落的首領。
不過由於人少,這裡面的分配模式依然比較平均化,而首領也往往只依靠個人威望來組織生產生活,所以互相之間關係比較平等。
故而剛剛武姓中年人來的時候,直接闖進院子裡稱呼“老白”。
換在其它地方,早就被懲罰了。
而這位中年人名叫武德,只是蘑菇屯裡的普通居民,除了和屯裡大多數人一樣,是上好的漁夫和獵戶之外,並無什麼特殊手藝,也沒有什麼特色之處。
不過武德和白井倒是熟絡,平日裡經常走動,所以這次方長一來,他率先想到了白井家。
屯主白井看了看天色,對武德說道:
“老武,你去把柱子和三繩兒喊來,晚上咱們哥幾個喝兩盅。”
“沒問題,我這就去。”武德爽快地應道,他仰脖喝乾茶碗裡面的茶水,一抹嘴巴便下了炕,挑開門簾走出去。
白井轉過頭來,對方長笑道:
“客人暫且歇下,過會兒和我們一起喝兩盅酒耍子,最是妥當不過。”
“多謝主家。”方長欣然答應。
而後他開啟雙肩包,從裡面拽出條羊腿,又拽出兩掛香腸、幾根胡瓜,對白井說道:
“喏,這些可以加個菜。”
看到方長拿出來的幾樣吃食,白井大喜。
尤其是這翠綠的胡瓜,對於這北方寒冬里長久不見蔬菜的人來說,有很大吸引力。他略帶遲疑,詢問了方長几句,待方長表示後立刻接過,拿到外面讓妻子去烹飪,而後去才燒水溫酒。
…………
外面已經黑了下來,透過窗欞看不到一絲光亮。
屋子裡依然昏暗,不過負責照明的主體,已經從窗戶裡面透進來的天光,變成了旁邊高桌子上面的一點燈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