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修行人理論上不缺時間,但是大劫當前,方長卻連農閒時間都沒有。
奔波了整個冬日,再回到仙棲崖,他發現這裡並無多少變化。
崖上的棧道、殿、池塘、籬笆、窯爐、工棚、山洞、靈劍泉、浣花溪,還有藥田、花田、農田,甚至崖邊的大石和茶樹,以及大石旁邊倒扣著的那艘船,都和自己離開時一模一樣。
氣溫回升,冰雪消融。
山間的流水變得茁壯起來,山裡的草木苔竹重新變得翠綠可人,各種小動物們也到了春天,開始繁衍後代。鳥兒在空中穿梭,捕捉著從土裡鑽出來渡過了冬眠的蟲子,帶回去餵給巢裡的雛鳥。
方長帶著從竹林裡面挖到的春筍,走上臺階,開啟了塵封數月的殿門。
前面的銀杏樹已經重新泛綠,殿前空地包括石頭桌椅上面,佈滿了落葉與灰塵,方長準備一會兒出來打掃一番。
拔開無名殿的木棍門閂,方長走進屋裡,將背後的靈泉劍解下掛在牆上,將背後的雙肩包解下放在床尾,將腰間的葫蘆解下放在床頭桌上。
而後他不鋪被褥不除衣物,直接躺了上去。
暖玉床十分光滑溫潤,內裡靈氣十足充沛,躺起來感覺十分好,遠超過這段漂泊時間裡,他經歷過的任何一家客棧的床。這是他在後山掏挖山洞時候,挖到的整塊玉石切削而成,若是放在人間,堪稱無價之寶。
直到半下午,方長才從床上起來。
去北方之事並不需要著急,他隱隱感覺到,只要跟隨自己內心直覺,就能找到最合適的出發時機。
現在麼,春耕是首要事務。
他走進崖上的密林中,找到了去年自己放養的三支雞,抓將回來關進雞舍裡面,順便撿拾回來一批雞蛋。只可惜現在並不是吃蛋的時候,因為兩隻母雞正在抱窩,他只好將雞蛋擺進雞舍裡,把母雞也裝進去。
從工棚裡取出工具,先將崖上前前後後裡裡外外打掃一遍,待塵土落葉枯草都被扔進灰坑之後,方長才停下手。
天色已晚,霞光漫天。
方長的目力很好,他能夠看到山下遠方村落裡的縷縷炊煙。倦鳥歸巢,疲獸返窠,春日新生的草叢裡面,蟲鳴聲漸漸多起來。他沒有用除垢術,而是走到碧玉塘邊,洗了洗手,接著到廚房裡面開始忙碌。
食材是不缺的,仙棲崖上面積廣闊,他開的地並不少,所以之前他收穫的糧食有很多,有粟有豆,有自己起名叫地豆的植物塊莖,還有暫時沒法處理食用的麥子,以及釀酒用的高粱米。
而地窖裡面儲藏的獵物也很豐富,如臘肉、風乾魚、風乾鳥等,還有采集和種植的乾菜、壇罐裡面的醃菜。
當然,春日裡的雲中山從不缺吃食。
方長上山時候,已經順便路過了竹林,採了些筍。
令他意外的是,當年在竹林裡面偶然碰到,後面卻無影無蹤的一根竹精,又出現在了竹林裡,還是那副鶴立雞群的模樣,高出周圍同類們一大截,而且還要粗壯上許多。
方長隨口打了個招呼便離開,對方顯得很木然,只是微微動了動,並未回應,也未對方長採筍這種行為有什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