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方上仙修行已臻化境,甚是神異,便是我也是先意識到來人不凡後,才察覺到異樣。”
有陰差候在門口,見裡面幾人將杯中茶水喝完,便拎著壺上前添了一圈,再次退下。
方長端起茶杯品了下,放下杯子說道:
“今日前來時候,看到城隍廟裡面也有兵災痕跡,外面街道上更甚。聽描述,此處之前很是混亂?”
梁文敏苦笑了下,用本地軟綿的口音說道:
“可不是嘛,短短几個月,府城上面的旗幟變換了六七次。自從之前州府官員忽然作風怪異,後來乾脆起兵互相攻打之後,但凡手裡有些惡徒的,皆聚集起來攜裹百姓,妄圖割據一方。”
“那些來來往往旋起旋滅的‘大王’們,各個無惡不作,有的四處擄掠,有的貪財暴斂,有的荒淫無度,下面的兵士們更是不堪,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剛剛說了,我還是在城隍庇佑下,才免了殺身之禍。”
城隍舒了舒身子,嘆道:
“我在這裡任職已經有三百餘年,從未見過如此混亂的景象,只是我職權所限,沒法太過干涉俗世事情,著實讓人痛心。”
“還好現在的義軍打了過來,將那些草頭王們一掃而空,又紀律嚴明、行事有度,儼然新朝氣象。按照書裡所說,這是改朝換代的勢頭,往往在王朝初期才會有這種法度井然之貌。”
“也不知道義軍們以後會不會得天下,他們能否將這份法度長久保持下去,也是未知之數。不過,此事甚難啊……按照經驗,世事終究會敗壞下去,或許有某些規律在其中,可稱之曰道。”
旁邊梁主簿道:
“我如今已經在義軍中任職,接觸的更多些,如今這裡的戶口賦稅,只有以前的四成,估計還要數年才能恢復。義軍中確實紀律森嚴,又吸收了許多仁人志士,如今這幅樣子很好。”
“按照以前歷朝情況,吏員還是會多以本地人為主,主簿之職甚至可以傳家。不過上面正在商議,使用異地為吏之策,若是施行,估計會讓敗壞速度慢上許多,畢竟地方敗壞往往自吏治始。”
“只是如此一來,我或許不久之後就會被調到遠處,不知道能常來此處探望的時光,還有多久。”
厲城隍安慰道:
“路途不怕遙遠,我們大可以使用書信往來交流。我們神祇長生,時間多得很,梁主簿你也尚有六十一年陽壽,只不要不出大意外,我們之間的朋友緣分還有很多年。”
城隍廟裡面,雖然存放著治下所有人的陽壽,但那只是理想值,僅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準確的。畢竟這個世間,沒有什麼事情註定不變,人們的行為不是,行事結果不是,陽壽自然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