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籠罩了仙棲崖。
蒼茫的天空中,漸漸被繁星鋪滿。
它們晶瑩閃爍著,自極其遙遠之處,將光輝灑過來,傾瀉在平原和山間。雖然已經極其淡薄,但依然讓本該黑漆漆一片的夜,變得影影綽綽。
經過一個夏天,仙棲崖前面的樹林變得更加茂盛了,任誰也發現不了裡面到底哪棵樹,才是仙棲崖前這個巨型法陣的陣眼。
崖前的水潭依舊,瀑布隨著幾場秋雨變得壯大了些微,砸在水潭表面,激起比以往更大的水花,接著瀑布裡的水匯入潭中,順著出口向山谷外面流去。
它接下來會匯入白溝河,繼而入江東到海。
方長看了看,水潭裡面的龜鱉活的挺滋潤,有些還順流而下,去江河裡面逛悠逛悠,再逆流回來,在這個水潭裡面棲息。
就是這裡的草有些茂密,遮住了水潭岸邊,也遮住了崖邊的竹木棧道。
看了看自己建造的這條曲折往上,一直通到仙棲崖頂部的棧道,方長心想,這倒是和蜀地的棧道頗有相似之處。
緩緩朝上面行去,地面的景色越來越遠。
即使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而且沒有月亮,但以方長目力,也完全不影響視物。
山裡的走獸飛鳥都睡了,甚至蟲孑都安靜下來,默默地待著。他順著棧道,輕巧地向上走,順便看著隨位置升高,可視範圍越來越廣闊的地面。
崖壁上除了青苔,還有石洞,洞口就開在棧道上。這都是方長在棧道落成後,於崖壁上所開鑿的。
有兩間是儲藏室,他從崖上田裡收穫的糧食,大部分便儲存在裡面,此處乾燥卻陰涼,也是個好地方。還有地方閒置著,只是仙棲崖常年無人往來,崖上空間又廣闊,沒有人在此處居住。
倒是有些燕雀,以開鑿石洞時候剔出的角落中安家,只為遮風擋雨。
崖邊作為大門的石環還是原來的樣子,只是旁邊棚子空著。那是自己曾經的記名弟子所居之地,但阿牛下山之後,自然有他的緣法,倒是和自己不會再有什麼交集。
崖上諸物儲存的還不錯,只是原來所住的茅草廚房塌了一角,還好裡面傢什已經挪到了正殿裡,沒有什麼大損失。崖邊的茶樹依然茂盛,但是枝葉俱硬,遠不是春日裡採茶時候的那副景象。
碧玉塘裡面荷花已敗,只有根根蓮蓬矗立,隨夜風搖擺著,估計塘泥裡面已經長滿了粗大的蓮藕,只需要將其挖出來,或烹或炒,是上等美味。
不遠處的農田裡面,莊稼顆顆直立正成熟。
倒是許多瓜果,已經因為躺在田裡太久無人摘,或掉落或長的老硬,無法再食用。
方長路過銀杏樹下面的石桌石凳子,伸手輕拂,將上面厚重灰塵掃到一邊,而後坐在上面,看了會兒星星。
接著,他才起身,朝正殿走去。
由於他沒有門鎖,故而這幾間正殿都只是簡單用門閂插上,並用草繩栓緊,防止被風吹開。如今看來,草繩和門閂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門窗和離開時候一樣牢固,上面的大片玻璃也依然明亮。
伸出手指輕輕劃開草繩,方長走進屋子。
裡面的地面桌面,甚至床榻上,由於太久沒人打掃,已經落了一層細細灰塵。
方長環視了下,拿出火摺子,將油燈點亮,接著伸出手,給自己的床榻施展了個除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