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事兒了。
這是方長對此行最大的一份感觸。自此,他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在蜀地停留。
離開許久,方長有些想念仙棲崖了。
又一個秋天已至,想來雲中山裡,此時一定開始變得彩斑斕了吧?
這幾天在百鳥崖上,方長和申達師徒好好交流了一番。
不管是修行,還是各自的見識,互相交換之後,每個人擁有的都比以前更多。交流帶來進步,閉塞才會導致落後,而若是敝帚自珍,則為消亡之道。
蜀地這群劍修們,在修行上倒是頗有獨特之處,方長收穫不小。而且他還觀摩了下三師徒的劍術,感覺不少招式很有趣味,開了不少眼界。
只可惜御劍之法,方長無緣學會,雖然他也能在外形上仿照個八九不離十,但本質完全不同,也沒有那種迅捷無倫的趕路速度。此法還是隻適合蜀地這些,將自己也修成一柄劍的人。
不過,最讓申達三師徒過意不去的,是百鳥崖上沒有準備客房,無地方可以招待方長住下。還好方長不挑剔這個,只是露宿在洞口前平臺上,看著星空,聽著下面鳥鳴,也很不錯。
鶴仙人當日一見之後便分別了,他要繼續回去統御整個百鳥崖,不過這隻鶴妖,還是滿口答應下了到時候出手的請求。
他又將自己知道的情報告訴了申達,只等申達邀請的同道們彙集起來,便將蜀地的妖怪勢力據點清理一遍,鞏固後方。用申達的說法便是:先將板凳旁邊的地面打掃打掃。
但終有分別之日。
方長回首說道:“這幾日多有叨擾,還請留步莫要相送,後會有期。”
後面申達和徒弟卓天星翟天月一起站在崖邊,也躬身行禮。
擺擺手,方長駕馭著腳下祥雲,朝斜下方落去——對於他來說,目前還是雙腿更快一些。
半途回首,百鳥崖最高處已經隱沒在雲中。倒是下面的絕壁上,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各種各樣的角兒來回穿梭,奔波在外,只為給窩裡的雛鳥找些吃食。倒是那些入了修行門的妖怪們,一個個悠閒輕鬆,看心情指點或者使喚周圍人。
方長按落雲頭,緊了緊背上的包裹,向西南方向走去。
離開的路途,他早就和申達詢問好了。
這次他依然準備走水路。
水流從西向東,流經整個中原,故而從西向東順流而下的後,藉助渡船乃是最為快捷的交通辦法。
看著周圍盆地,方長的靈覺中能感受到,在連人類都沒有的遠古時期,此處乃是海洋。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原本一片汪洋的地方,已經是農田整齊人流如織的繁華之處。
對於普通人來說,唯有這裡盛產的鹽,還能表明這一點。
發源自盆地周邊幾座高山的水脈,在蜀地匯聚之後,滾滾向東流去,而後在茂密的山峰與叢林中,硬是衝開消磨了一條通路,洶湧澎湃地繼續向東。
它和來自其他地方的幾條支流一起,匯聚成了一條更大的江水,奔騰入海,順便灌溉著兩旁的農田。
“唔,便在這裡吧,蜀地,再見。”
周圍倒是一個人沒有,方長乾脆自言自語了一番,而後抽出靈泉劍,朝周圍的幾株大樹揮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