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準備去西域,由於之前和我有舊,路過這裡時候過來拜訪。恰好我曾經西行過,所以自告奮勇,和他一起去西域調查下這個訓練堂的事情。若是有機會,出手阻礙一番敵人的籌劃也是好的。”
沈敬文聽懂了,他十分乖巧地拱手說道:
“師父您放心去做,我會看好家、照看好師弟的。”
桑子平欣慰地點點頭:“你辦事我素來放心,還有你的醫術沒有落下吧?若是周圍鄉親們上門求醫,需要幫他們瞧病,順便還要教授安寧。”
“師父放心。”
“對了,你二師弟那裡,最近敬文你是否去探看過?”桑子平繼續問道。
沈敬文點點頭,拿過旁邊茶壺給自己倒上茶,晃悠了下又輕車熟路地拿過旁邊銅壺,給茶壺中加上了熱水,才對自己師父說道:
“二師弟那裡我前不久去過一次,他現在過得很是快活,雖然他平日裡看起來很累。不過小和放棄了修行,只為了追求理想與理念,實在是讓我有些惋惜。但他絲毫不後悔,甚至有些慶幸當初的選擇。”
“他帶著許多人,每天在州里來回跑,測量、編制方案,或者帶著許多人實施工程。由於天天待在外面,又沒有修為護身,他現在已經黑了好幾個顏色。倒是和他手下聚攏的哪些人,曬得顏色已經差不多深了。”
桑子平說道:“他過得高興,我也就放心了。不過你二師弟這條路可不好走,可以預見他定會遇到許多坎坷。”
說完他伸出茶杯,沈敬文下意識地便提起茶壺,給師父倒上。
接著,沈敬文繼續說起了二師弟魏和:
“他跟我說,理水分兩種,一是治理水之氾濫,防洪抗澇,二是治理水之匱乏,抗旱備荒。這都是生民姓名所繫之事,馬虎不得。”
“不過小和現在所任職的州府,本就水少,最近幾年又有大旱的趨勢,所以他一直在帶著手下人,以興修灌溉溝渠為主,又建造了幾個儲水庫,澇時攔洪、旱時灌溉。”
“希望這次百姓們能夠少受些苦頭,畢竟沒有水打不到什麼糧食,還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雖然目前情況不重,一般人家不至於餓死,但是路上行人皆面有飢色,能見到的老人孩子更是瘦弱——飢餓的滋味絕不好受。”
師徒一起搖頭嘆氣。
倒是方長,在旁邊聽到百姓們所面臨悲慘處境,有些動容。他開啟自己包裹,取出來幾個地薯,而後對沈敬文說道:
“荒年可能是大劫的附屬品,這幾個地薯乃是雲中山特產,我恰好在包裡帶了幾個。它抗旱且生長較快,產量又大,曬乾後又耐儲存,可以用來減緩旱災荒年的影響。送給你,待有機會可以帶給魏和,讓他妥善處理。”
“啊這……”沈敬文有些不敢相信,不過還是伸手去接。
“等等。”方長止住了他的動作,而後運轉法力,朝著手中幾個地薯一指。
桑子平師徒三人只感覺一股強大靈機在周圍流轉而過,便知道面前方先生施展了個精妙的法術,他們有些疑惑地看著方長,等待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