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並不影響方長施工。
畢竟他的幾間正殿,已經完成了牆壁部分,剩下的都是木工活計,而裝修可以使用熱水,也可以等到開春再說。
反正冬天已經快過去了。
山下的百姓們,也已經開始採買年貨,準備過年。
而新年,則意味著最寒冷的時候已經過去,整片大地離著春暖花開的時候,已經十分接近。雪水漸漸有消融之象,有些從山頂發源,不依靠山泉的融雪小溪,也漸漸脫離了枯水期,開始有了徑流。
方長將最後一根梁木放好,用青銅釘子釘上,而後輕輕跳到地上,仰頭看了看自己的作品。
五間正殿沐浴在冬末陽光下,房梁如格柵般鋪在上面。
接下來,只需要鋪上釘上小片木板,再蓋上薄草蓆,即可上泥鋪瓦。估計等春暖花開的時候,這五間大殿就能完工,自己便能慢慢裝修,而後搬進去。
由於秋天他積攢了足夠的食物和燃料,冬日裡反而並不需要活動太遠。
除了蓋房子之外,方長還繼續去挖掘銅礦石,並收集銅礦的伴生礦,偶爾也會開爐冶煉、鑄造,弄些小玩意兒,或者單純積攢些銅錠。
這種高價值的金屬除了是工具原料外,也是下山時候必帶的東西,銅可以換來重量更高的錢幣,這讓方長几次下山,都沒有去打工賺錢。同時,銅礦伴生的錫,除了可以作為合金新增物之外,本身也是很好的材料,只是不耐寒冷。
更不提,有時候還能找到銀塊,它比起錫更穩定,方長頭頂的髮簪便是這種材料。雖然由於山下法律,銀子不能直接當做貨幣,但是金銀質鋪對於這個很是歡迎,願意用大量銅錢來兌換,價格公道。
他還計劃著,等銀子攢的夠多,便用它們做些餐具,比如銀盤銀碗銀匙之類。畢竟他現在燒不出瓷器,只能造出各種陶器。
方長還去了趟可能有鐵礦的那幾座紅色山頭,雖然有些遠,但儲量似乎還不錯。
雲中山真是物產豐富。
不過他並沒有著手開採,而是找尋了許多石英,裝在筐子裡搬回崖上。
剩餘的時間,方長都在山裡尋找有鹼的地方。
因為易溶於水,天然鹼石並不好尋找,但云中山裡降水充沛,更難有什麼鹽鹼地,若是沒有結果,他只能從草木灰裡淋取。
下山尋找也只是備選方案,但是這時候鹼多數靠北方的天然鹼湖裡運來,而且各地用量不算大,所以買都買不到多少,為鹼遠行北方更是不可取。
為此,他甚至扛著青銅工具,在山中尋找合適的地方,而後——挖下去。
“今日或許會有些收穫。”
靈覺中感應到後,方長自言自語道,而後他彎下腰,奮力向下挖掘。
若是不考慮形象問題,也不考慮工具磨損速度問題的話,依靠著青銅工具和超凡的體魄,方長的打井速度,卻要比前世鑽井裝置更快,或許只有某些以鑽山打洞為天賦的大妖,可以比擬。
洞稍微傾斜,以便將土石扔出,他小心地避開地下水脈,直挖到一兩百丈深處。
這段時間的挖掘,雖然沒有找到鹼層,但是讓他發現了些其它礦藏,比如煤層等等。不過他有著自己的目標,只是記下位置,掩藏好打出的洞,便繼續自己找鹼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