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雲港離開後,方長徑直朝著西北方向行去。
附近有小路時,他便順著小路走;若是有官道,他也會走在官道上,甚至買個馬車座位;而旁邊沒有路時,他則在田野之間穿行,如履平地。
無論是田壟溝渠,還是池塘河流,亦或是雜亂樹林,都被他視若無物,一穿而過。
雲中山以東的廣闊地界,都沒有什麼高山,方長走了幾百裡,大地才漸漸不那麼平整,開始有大石顯露。
他這次沒有慢慢走,而是用比普通人稍快的速度前行。
隨著陣陣寒風雨雪經過,天氣越來越冷。
但對於百姓們來說,棉衣並不是人人都穿得起,更多人披著皮革毛氈,或者用蘆花柳絮之類做的禦寒衣物。
更為貧困者,則躲在屋裡不出來,將所有能夠禦寒的衣物被褥蓋在身上,即謂“貓冬”。
還有人會將家養的貓犬之類,當做暖爐使用,也很尋常。
而越往北,房屋的樣子便和雲中山附近愈加不同,土坯更厚實,而且往往安著取暖設施。
天寒地凍的時候,或在炕中,或在暖牆一頭,或在爐灶中,燃上一把柴禾,便能為寒夜帶來些許溫度。
有些幸運地方,也零零散散使用煤炭取暖,但由於運輸和價格,並不普及。
這一路上,方長除了像以往一樣,觀世間百態之外,還常會拜訪各處的城隍土地、山神水神,和他們互相認識認識,聊一聊人間事,也聊一聊人間之外的事。
而他這個談吐不凡氣質超群的修行人,卻也很受這些神祇們歡迎。
畢竟他們職責所在,每日挺忙碌,卻沒有休假,也不能經常互相串門聊天。而且,他們更無法像方長這樣,遠離自己所管理之地出遊。
所以,對這位遊歷天下的修行人,他們不止豔羨他的修為和心境,更豔羨他的見識和自在。
方長在這段路上,也有很大收穫。
曾經在幾次突破後,他擁有了超然出塵的氣質,也可以將自己隱藏起來,讓其他人當面視之不見。
如今,他觀察凡塵日久,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新的心得。
行走在鬧市之中,雖然他依然白衣負劍,英俊高挑,但人們看向他,卻像看見平平無奇的鄰居一樣自然,完全不覺突兀。
很多時候,這很方便。
就比如現在,方長像普通路人般,站在街邊,和幾個互相熟識市民湊在一起,聽他們聊天,而幾人對他的加入完全不以為意。
“最近市面上越來越亂了,比往年這個時候嚴重太多。”
“是啊,什麼都在漲價,油鹽在漲價,米糧茶醋也在漲價,所有能夠見到的物件,都要更多錢來購買才行。”
“大家能夠到手錢財的途徑,也就那麼些,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頭。”
幾人皆相視搖頭,唉聲嘆氣。
“現在偷東西的都多了。”又有人低聲感慨道,“不僅要防火防水,還要防止扒手盜竊,據說城外還有入室搶劫行兇的。”
他們越說越氣憤,倒是方長在一旁悠悠地聽著,沒有發表什麼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