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興辦學堂,從幼兒開始抓起,教授聖賢之言的同時,還要教授算術,農工等技能!”李長風目光炯炯。
“從幼兒抓起?”乾武帝有些吃驚。
李長風鄭重的點了點頭。
“沒錯,就從幼兒抓起,三歲……哦不,六歲就可以開始,先教孩子識字和基礎的算術,這是啟蒙教育至關重要。”
“然後再大一點教他們讀文,學習禮義廉恥忠義孝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開始教授一些生活上能用到的技能。”
“等成年後,再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劃分更專業的學習方向,比如喜歡算術的就讓他們學習算術,將來可以在戶部就職,再不濟也能去當個掌櫃或者賬房先生什麼的。”
“喜歡農工勞作這些的人,就讓他們專門學習這些,將來在可以在戶部任職必能發揮其所長,也可以派遣至地方發光發熱。”
“喜歡軍事的,就讓他們學習軍略,請退伍的將領親自教授,這樣一來就會源源不斷的培養出有軍事基礎的後備力量,只要稍加歷練就能獨當一面。”
“再具體的兒臣就不多說了,想必父皇您能明白兒臣的意思。”
說到這裡,李長風頓了一下,語氣鄭重的道:“最重要的是,官方興辦學堂,可以讓窮人家的孩子也有了飛黃騰達的機會,打破權貴階層對於讀書和晉升的壟斷,才能讓他們難以對大乾的統治造成威脅!”
話聽到這裡,乾武帝神色有些激動。
他揹負雙手,在御書房快速來回走動,顯然心裡很不平靜。
為什麼權貴世世代代都是權貴,窮人世世代代幾乎都是窮人?
歸根結底是,權貴有錢讀書,子孫可以透過科舉成為官員,繼續維護家族利益。
他們不用擔心自家某個孩子不成器。
畢竟他們有的是錢,妻妾成群孩子多的是,總有一個成器的,只要有一個做了官,就能保證家族傳承。
兒子不行怎麼辦?
還有孫子!
而窮人家的孩子呢?
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哪裡有錢去讀書?
稍微大點能幹活的,還得幫助家裡勞作,也沒有時間去讀書。
這就導致富者恆富成為權貴世代傳承,窮者恆窮成為牛馬任勞任怨,實在活不下去就揭竿而起。
恆富者,互相通婚拉攏結盟,龐大的關係網建立起來後就難免官官相護,讓國家兩極分化陷入危機。
乾武帝熟讀史書,而他又是推翻腐敗的前朝打下的天下,對此深有體會。
李長風所說,的確是一個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好辦法。
但問題也很大。
乾武帝停下腳步無奈道:“如今大乾還沒有那麼多銀子,根本無力在全國範圍內興辦你說的那些學堂。”
乾武帝就沒指望窮人能自掏腰包讓自家孩子來學堂上學,唯一的辦法就是大乾國庫出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