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湖之畔,觀魚亭中,李執和明帝白世通對飲暢談。
三千年逝去,哪怕當年他將最後一絲大道缺陷補齊,正式登臨極道之巔,卻依舊逃不過歲月的清算。
雖然徹底站在極道之巔,讓他的壽元又延長了兩千年。
可是不得長生,壽元終有耗盡的一天。
三千年來,他的道行幾乎沒有寸進,站在極道之巔,就彷彿走到了大道的終點。
和當年還在大帝之位時一樣,前路茫茫,無法繼續攀登而上。
哪怕在李執這裡得知了極道之上還有境界,還有路可走。
可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在黑暗中披荊斬棘,開闢前路,塑造通天之階,卻不是他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了。
大道無極,人力有窮。
在迷霧中開闢前進道路,對資質的要求太高,明帝就像是雙眼被黑障遮蔽了一般,根本就無法在前方的黑暗中看到任何一個通天台階。
非是不願,而是不能。
無道可循的悲哀往往就在此處。
明帝如今面臨的困境,又何嘗不是仙古時期諸天萬界所有仙王面臨的困境。
當年,哪怕在繁盛到極巔的仙域,修士修煉到仙王絕巔之後,就無路可走了。
因為在仙域那般的宏偉天地之間,也沒有準仙帝的大道法則痕跡,所以無數強者只能將目光轉向界海,試圖穿越界海去對岸尋找破王成帝之法。
而今,凡間的天地之中,並不存在仙道領域的大道法則。
所以大帝級別的強者,就已經是理論上能夠在此界觸控到的大道絕巔了。
因此無數古之大帝突破的希望(成仙的希望)寄託在了仙域。
李執雖然完善了登臨極道之巔的法門,可是他並沒有在天地間續寫極道之上的大道法則。
因此,所有登臨極道之巔的修士,依舊要面臨古來大帝同樣的困境。
這個困境就是看不到路在何方。
或許是因為李執拓展了修行體系,得到了體系鴻運的加持,他並沒有遇到道行無法增長的困境,大道之途還算順利。
而明帝在登臨極道之巔後,又積累了三千年,甚至感覺自己的道行比當年成帝時的巔峰道行還要深厚,還要圓滿。
可是,依舊看不到、摸不著大帝之上的境界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因此,明帝就決定趁著壽元還有一些,氣血還未衰敗之際,嘗試終極蛻變,最終實現極道躍遷,登臨極道之上。
“白道友,你可想清楚了。”對於明帝所面臨的困境,李執非常理解,可是他又幫不上忙。
如果可以摸著前人的路,踏入長生領域,那麼古來能夠超越大帝的皇道強者,就不會那麼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