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父皇這些年自大慣了,又急於給心愛的兒子鋪路,他卻是不知這女子要真狠起來,就連男人也得後退幾步!
貴妃籌謀多年,好不容易才把他給逼出了京城。如今這太子之位眼見著就要落到她兒子手中,一個本該死去的皇子卻又跳出來相爭。
她如何能允許?
“王爺將此事透露給貴妃了?”易長戟問道。
楚九州坦然道:“這等大事總不能瞞著,好歹也得給貴妃娘娘和三皇弟一個心裡準備不是?”
易長戟面無表情的收回視線,很好,這一位還是那個心黑手狠的主兒。
如此看來,皇帝陛下和氣勢洶洶而來的二皇子,怕是要吃個大虧了。
易將軍也是同樣的想法,他們父子二人在邊關年頭長,並無不少男子那等女子不如男的想法。事實上在邊關,女子真要發狠,那種程度就連他們也是側目不已。貴妃的手段他們雖未直面領教過,卻是聽說過不少。皇帝陛下這些年早就朝著昏君的方向發展,論起手段謀略,他不如原太子,如今的安親王。論起冷血無情,他不如如今的皇后娘娘。論起心狠手辣,他還真不如貴妃娘娘!
易家父子絲毫沒有同情心的想著,只可惜他們沒法親眼看到這場好戲!不過也沒關係,這段時日讓人多盯著京城一些,多方位打探,總能聽個過癮的。
倒不是易家父子心存謀逆之心,忠君愛國這四個字,他們暫時只留下“愛國”兩字。至於這忠君,還是等真正值得他們效忠的君王上位了再說。實在是這些年朝廷和昭帝做的那些事兒,消磨光了他們的忠誠度。可以說若非這些年一直有太子在暗中支援,鄲州如何先不說,至少易家軍的損失要大大的增加。
故此,哪怕是大逆不道的看昭帝的好戲,他們也是毫無壓力。
易家父子看著粗,實際上倒是心細。接下去要如何應對此事,他們還需要商議。正好他們也看出此事王妃怕是不知,便主動提及要去看一看易長福。至於商議事情,還是等午後再說。
楚九州自無不應的道理,正好給雙方一個考慮的時間。等人走後,他拉著顧蒔甜的手往花園走,輕聲與她解釋起此事。
這事兒還真不是他刻意瞞著,而且事情也並非是如他跟易家父子所言的那樣精準。事實上,他在決定離開京城之前,也只是一個猜測。其餘的事情都是後來調查出來的,而且一些事情還是他自己將線索聯絡到一起,慢慢的組合出來的脈絡。
沒確定之前,他也就沒說出來,免得顧蒔甜陪著他一起煩惱。
顧蒔甜倒是不生氣,她目前只對那位二皇子有些興趣。
上輩子到死為止,二皇子也沒出現過。
她忽然皺起眉頭,或許二皇子只是沒出現在明面上?上輩子父親的背叛,還有太子的死,是不是三皇子就是個背鍋的,而真兇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