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此地風景秀麗,土地肥沃,世家大族眾多,所創立的私學也很多,而最有名的當屬城郊的潁川書院。
能夠以潁川的地名命名,還沒有遭到質疑,這本就是實力的體現。實際上這家書院最初之時不過是荀家的私學,後來也教授其他家族的子弟,包括但不限於世家子、寒門子甚至是真正的窮光蛋。
而歷史上三國之中大量的名士出自這家書院,荀彧、荀攸叔侄,郭嘉、戲志才、鍾繇……
荀彧的名頭自不必說,留香令君,曹操的大管家,蕭何一樣的人物,曹操每次出征在外,內部都是荀彧主持大小事情。
他出身名門,自幼便是有名的天才,人還長得帥,待人和煦,交談之時如沐春風,即使是敵人也得說上一句好。
荀攸、郭嘉、戲志才三人則是曹操的軍師,而鍾繇的本領在政務領域,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至於其餘的中堅人士,更是數目多多,整個曹魏正營,中高層幾乎充滿了潁川書院之人,你是從這所書院走出來的,那你就是自己人,升官發財都更方便一些。
而最近幾日,當黃巾軍打敗漢軍以及後續的訊息不斷傳來之時,書院之中的學子們則是徹底熱鬧了起來。
他們一個個效仿先賢趙括,開始紙上談兵,要是我的話,我會怎麼怎麼辦,怎麼怎麼做,無論如何也不會敗的這麼慘!
這種人數佔主流,透過紙上談兵,透過互相吹捧,自我吹噓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滿足了自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慾望。
而還有很少的一部分學子,則是看到了背後的東西。
大漢這是怎麼了?
十五萬漢軍,竟然敗給了三十萬黃巾軍!
哪怕黃巾軍數量更多,可大漢那是官軍,黃巾軍計程車兵數月之前還在種地呢,哪裡有可比性?
書院的某個角落,三人坐在一起正在飲酒。
桌子的正中央擺放著幾碟小菜,除此之外就是幾葫蘆酒,每個人的面前擺放著一個小盤子,當他們吃菜的時候,會先用很粗大的筷子將小菜從碟子之中分到盤子裡。
雖然是一張桌子,但勉強也算是分餐了。
咕嘟
大口喝了一口酒,老酒鬼只感覺胃裡面暖暖的,舒服極了:“公達今日怎麼有空過來了,難道是太平道又發生什麼大事兒了?”
這個老酒鬼看起來最老,就像是潦倒滄桑的四五十歲老男人一樣,頭髮上甚至都有了一縷白髮,還有些許皺紋。
他的真實年紀,不過才三十出頭罷了,之所以看上去這麼老,不過是當年修煉之時沒有法門,又不願意投靠世家大族給他們賣命,所以便只好自創後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