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攻打楚國是在前一年的冬天,項燕投降是在第二年的秋天!前後整整九個月時間,大秦的國力又有了新的變化。
這九個月內,燕國被帝國佔據的時間從九個月變成了十八個月,翻了一倍,燕國國內的反賊基本上絕種了。
其他幾國又經歷了一次科舉,人心歸附,新增國人數目大大增加。墨家、公輸家、農家,幾乎每一家都在這九個月內立下了不少功勞。
無論是新的發明,還是新的種子,亦或者是新培養出來的農官、秦吏,都大大的增強了大秦的統治基礎!
秋天,當項燕投降楚國滅亡的訊息傳來之後,齊國上下舉國震動!
哪怕沒聽說過異界,也沒有看過異界的史書,可只要動腦子想一想,韓趙魏滅了,燕國楚國也滅了,那麼齊國呢?秦國會放過齊國嗎?
不可能!
那麼齊國又該何去何從?
直接反抗?
打不過啊!
直接投降?
這個可以有!
這一天齊王的舅舅來到了王宮之中。一天之後,他就離開了王宮,朝著邊境的秦軍大營而去。
此刻是秋冬交際之時,蒙恬已經帶著二十萬戰兵,三十萬民兵來到了齊國邊境,即將進攻齊國。
然後他就見到了齊王的使者,如今的齊國丞相,也是齊王的舅舅,還是齊國第一大權臣。
聽著他的來意,蒙恬有那麼一瞬間直接就愣住了。
齊國直接就降了?
幾個意思啊?!
你知道我成為滅齊統帥,付出了多少努力嗎?許下了多少諾言嗎?思考滅齊方略,讓大王知道自己是真的可以滅齊的,花費了多少心思嗎?
而且即使齊王抵抗,也有一個齊侯之位。只要齊王沒有刻意針對百姓,事後肯定不會遭到清算,你擔心什麼?
況且齊王不抵抗,軍隊又怎麼能趁機殺光那些仍舊忠於齊王的骨幹?只有在戰場上,才能名正言順的殺光那些齊國骨幹精英。
不抵抗就降了?
為什麼不抵抗?
不抵抗就意味著這二十萬戰兵,三十萬民兵一點軍功都沒有!沒有打仗,敵人就投降了,即使有獎勵,也遠遠比不上打了一仗之後,敵人在投降。
前者根本就沒上戰場,即使你再怎麼強調自己的重要性,論功行賞之時也沒多少功勞,說話底氣都不夠,聲音都不夠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