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長是一個小官,相當於後世的鄉長,或者更小一點。官雖然不大,但管著黎民百姓的吃喝拉撒,在老百姓看來就是一個大官。這些官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家境都比較富有。
好人做了這官,可以造福一方,壞人做了這官,就會禍害一方。
越國滅國以來,越王入吳,文種相國主持國政,三年不收賦稅,自然也就沒有錢發放薪俸。但亭長卻沒有辭職,還是繼續幹。
當官帶來的好處,遠遠高於那點薪俸。比如國家徵兵時,就可以花點錢,而讓窮人頂替自己的孩子當兵。
在一個地方有錢有地位,日子就滋潤奢華,故事中這位亭長,光是女人就弄了好幾個。
他六十多歲了還是人老心不死,見十五歲的孟姬有幾分姿色,便逼著姬雲把女兒給她做妾來抵債。
這故事並不新鮮,但偏偏遇上了回國的越王,就有看點了。
迎親的日子到了,亭長大人帶著車馬和一些家丁,吹吹打打地來到孟姬居住的小村子。
在孟姬家門口停下車子,家丁上前高聲唱道:“亭長大人前來迎親了,怎麼沒人迎接啊?”
喊了好幾聲,也沒有人答應。家丁看看亭長,亭長揮揮手:“進去看看。”
那家丁推開大門,進了院子,再也沒有出來。亭長在外面等了一會,不見那家丁出來,便對另一個家丁:“真是沒用,你再進去看看。”
第二個家丁也進了院子。小村子裡很安靜,狗在睡覺,雞在覓食,和平時沒什麼兩樣。亭長等了一會,還是不見兩個家丁出來,忍不住罵道:“見鬼了,怎麼進去就不出來了?”
他決定親自進去看看,這是在慢待自己這個亭長呢,進去發個脾氣給他看看!
推開門,院子裡很安靜,不見有人,也不見自己的兩個家丁。他一邊朝堂屋走去,一邊大聲說:“我說人呢,有這麼待客的嗎?”
一推堂屋門,愣住了,只見當門坐著一位俊美的年輕人,霜冷的臉上帶著不可侵犯的威嚴,亭長兩個膝蓋不由自主地發軟。
這人自然就是范蠡。
范蠡看到進來一個胖老頭,看他那滿面紅光,知道他吃的很滋潤。他的頭頂上的頭髮已經全部掉光,只有四周還有幾根頭髮掛著,已經完全梳不成髮髻了。
看到自己的兩個家丁正猥瑣地躲在一邊,胖老頭氣就不打一處來:“叫你們辦事,你們怎麼......”
“住嘴!”姜鶴喝道,“看見上將軍還不跪下!”
上將軍?印象中這好像是個很大的官。亭長說:“你是?”
范蠡說:“我是范蠡。”
“啊!”亭長忍不住叫了一聲,說上將軍他不太懂,說范蠡他太懂了,那可是君王下面最大的官了,他腿一軟就跪了下去。
范蠡冷冷地說,“你是亭長?”
亭長說:“是是,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