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些事情安排下去之後,劉雲再沒做其他任何的事情。
對於朝廷將他定性為叛軍,派兵討伐之事,他就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般。
因為他現在也沒有必要再做什麼了。
如今的長安城,本就是外鬆內緊的狀態,屯兵整整八萬,戒備恐怕比洛陽還要森嚴。
潼關、華陰一帶,還有姜正的三萬大軍。
而等馬超的軍馬到位,單單就是這一片區域,兵力將又近十萬。
袁紹領了詔令想打他,心裡多少應該會有點數,現在的長安可不是那麼好打的。
再如何緊張兮兮的提高戒備,估計也就到這個程度了。
還不如什麼事情都不做了,安心準備下入蜀的事宜。
於此之外,劉雲吩咐李季抽調人手,想盡一切辦法把賈詡給弄回來。
這事情他認真了,身邊還真需要一個好用的腦袋,不然太糟心了。
相比於別人的三顧茅廬,禮賢下士,劉雲的手法可以說很粗糙。
他說抓,那就是真的抓!
而且是不擇手段的抓!
……
中原大地,現在用一鍋亂粥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了。
朝廷以為的天下太平,充其量也就能算是表象上的表象的太平。
牛輔,呂布心懷異志,互相看不順眼,兵鋒已經卯上了。
段煨、徐榮、胡軫各率兵數萬,正在觀望。
皇甫嵩和牛輔已經幹起來了,將華陰、潼關一帶幹成了一片巨大的戰場。
姜正像是一條小尾巴,更像是盯著兩隻老虎纏鬥的獅子,時不時的上去就撕一口,業已盯上了眉縣。
袁紹等人領了朝廷的詔令之後,便開始了大肆的募兵,似乎是在摩拳擦掌的備戰。
但這個事情,有些地方很奇怪。
名義上袁紹是車騎將軍,統領三軍,但曹操、孫堅等人回去之後,幾乎是各幹各的。
更奇怪的是,本應舉兵向西的袁紹,在回去之後沒多久,就調轉刀鋒,先殺上冀州,逼得韓馥無處可去,轉身讓出了冀州。
這一切都像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但又像是在掌控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