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地的地形,劉雲是全然不清楚,只得找了個熟悉本地地貌計程車兵帶路。
未曾想,一不小心找了個話嘮子,那小子知道的還不少,給劉雲拍馬屁都是引經據典的,順帶還給劉雲科普了一下五溪聚的歷史。
劉雲深切的以為,公孫祿這傢伙在軍中帶起了一股不正之風,這幫人拍起馬屁來,簡直一個比一個狠。
不過,劉雲也確實略微的漲了一些見識。
和那鳥鼠同穴山差不多,這五溪聚也不是一個尋常地兒。
原來,曾經的建漢功臣來歙曾在五溪聚,大敗了叛亂的先零羌。
於是五溪聚這個地方,也就變得有名了。
隴西之地,絲綢要道,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很多地方都是古戰場,論稀奇,其實也並沒有多少稀奇之處。
只是這個來歙比較出名,五溪聚也就變得有名了。
來歙此人雖未列雲臺二十八將,但在東漢那是妥妥的大佬,名垂千古之輩。
……
五溪聚。
在朦朧的黑夜之下,這裡除了黑山、白雪,便再也看不出其他任何的東西。
劉雲的斥候猶如鬼魅,大口喘著氣,急速奔走在山野之間。
將南宮庭的行軍方向,及時的彙報過來。
自障縣入襄武,這是唯一的一條山野小道。
若走大道,必須繞道武山附近,再經豲道,方才能抵達襄武。
如此繞一個大圈,戰事估計早就完了。
在這朦朧的凌晨時分,好像一切安平,又好像鬼魅叢生。
劉雲麾下斥候,在如山倒的軍令之下,如今也有朝著鬼魅發展的趨勢,已漸漸有了成熟的氣息。
不論什麼時候,誰先掌握了軍機動向,誰就佔了戰爭的先機。
劉雲一直以來,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他不止派出了幾十名斥候,以時刻注意南宮庭軍的動向。
同時也還往四面散出了不少斥候,防著南宮庭派出斥候,刺探前方軍情。
也防著其他一些不太安定的因素,畢竟誰也料不到,會在那個山溝溝裡藏著和劉雲一般的一群人。
埋伏與將計就計,看似差別極大,但只是知道和不知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