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陳康伯多少有些辜負了蔡仍對他的信任。
陳康伯到了蔚州,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可蔚州卻沒什麼起色,與應州和朔州根本就不能相比。
其實不僅陳康伯讓蔡仍失望了,就連李綱,都有些讓蔡仍失望。
後來,李綱也來到了蔚州,他也因為蔚州城中的人,是主動投降的,而在蔚州有些縮手縮腳,結果,換來的就是蔚州城中的人跟他們貌合神離。
最終結果是,不論是耕種,還是復產,亦或是應召入伍,蔚州都遠遠無法跟應州和朔州相比。
這讓李綱和陳康伯終於意識到,蔡仍一手所創造出來的政治部有多高明,進而開始對蔡仍欽佩起來!
帶著這樣的欽佩,李綱和陳康伯將蔡仍迎入了蔚州城。
剛見面,蔡仍就問李綱和陳康伯:“你們來到蔚州城了之後,都做了什麼?”
李綱看了陳康伯一眼。
陳康伯嘆了口氣,道:“下官代替侯爺和朝廷頒佈了六條命令……”
就像陳康伯所說的那樣,他來到蔚州以後,代替蔡仍和趙宋朝廷頒佈六條政令:
一、賜蔚州州縣曲赦。
所謂曲赦,就是單獨赦免一地或數地之罪犯——除了違抗命令和謀反者以外,其餘罪犯,無論罪之大小一律赦免,立即釋放。
另外,要對他們量才而用,使之各有所歸。
二、蠲除科率,即免除蔚州州縣的各種苛捐雜稅,對貧乏飢餓之民,以官粟賑濟(就是分糧),勿使百姓流離失所。
三、甄擢賢才,對於蔚州州縣,那些懷才抱藝,湮沒在民間的各類人才,或者素被鄉里所推薦而沒有試用者,還有那些因忠直而得罪權貴或者被權貴排斥者,以及因失誤而獲罪的官員,不分漢人、契丹人、奚人、渤海人,都加以甄別擢用。
四、馮從文仗義獻城,擢升蔚州通判,其餘獻城者,均有豐厚封賞。
五、不論漢民,還是契丹、奚、渤海、阻卜等有色之民,限十日內更換我漢服,三個月內留起頭髮,不更換、不留頭髮者,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格殺勿論。
六、不論漢民,還是契丹、奚、渤海、阻卜等有色之民,皆是宋民,朝廷一視同仁。
七、中華民族乃文明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
聽了陳伯康所頒佈的最後一條政令之後,蔡仍的眼睛就是一亮,他心道:“到底是名相之才,竟然想到了民族大融合這個主意,並想以此來解決燕雲的民族問題。”
李綱在一旁補充道:“下官覺得陳知州的想法還是不錯的,只不過,這個法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見效。”
蔡仍先是贊成道:“民族融合是對等的民族經過長期的共同性增長的基礎上融為一體,民族之間的共性逐漸增多,遷移雜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學習共同發展,這的確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