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眾人全都被方臘義軍的規模給嚇住了,重哼了一聲,道:“兩百萬又如何?一群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拿著鋤頭的農夫罷了。”
童貫此言,讓眾人幡然醒悟:“對啊,兩百萬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兵甲不全的民夫而已,有什麼好怕的?”
不過——
雖然童貫震住了場子,但眾人還是對兩百萬這個數字震驚不已!
這其中又以趙佶最為震驚!
一直以來,在趙佶的想象當中,他治理下的大宋,是國泰民安,是四海昇平,是歌舞昇平。
可為什麼先有宋江叛亂,又有方臘叛亂?
趙佶沒必要隱藏他自己的不解和憤怒,所以他直接道:“當初宋江叛亂時,你們說暴民貪婪,不懂感恩,才聚眾叛亂,現在方臘又叛亂,還在旬月之間就發展到了一兩百萬人,你們告訴朕,這一南一北相繼發生叛亂,到底是因為什麼?”
所有人都聽說出了趙佶話中的怒火,可沒有人去接趙佶這話。
趙佶見此,怒火更盛,他道:“怎麼,全都啞巴了?”
梅執禮在兩個月前曾親耳聽到張苑向王黼稟報過方臘起義一事,可剛剛趙佶卻說旬月之間(即十五到三十天),這無疑是王黼還敢向趙佶有所隱瞞。
梅執禮認為,王黼這是在誤國,這是在危害大宋的統治,方臘義軍能壯大到這種程度跟王黼有直接的關係,王黼不配當宰執。
所以,梅執禮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奏稟。”
趙佶看向梅執禮,問道:“愛卿要告訴朕,這是為什麼嗎?”
梅執禮道:“對於方臘叛亂一事,臣並不甚明瞭,臣只是聽說緣起花石綱、緣起造作局、緣起朱勔父子,不過,臣還沒有調查過此事,所以所知不詳,進而不敢妄言,臣所奏並不是此事,而是臣在兩個月前曾親耳聽浙西提刑向太宰稟報過方臘叛亂一事,而太宰跟官家說方臘叛亂是發生在旬月之間,實屬故意隱瞞,方臘一夥壯大到百萬,跟太宰脫不開關係。”
讓梅執禮沒想到的是,對於他的參奏,王黼竟然一點都沒有怕。
讓梅執禮更沒想到的是,張苑聽了他的參奏之後,竟然情緒很激動道:“陛下,梅侍郎汙衊臣,臣近期一直都在東南收集方臘叛匪的動向和情報根本就沒有回過京,如何能在兩個月前向太宰稟報方臘叛亂一事?至於旬月之間,也是臣對陛下所說,並非太宰所說,臣跟陛下說的原話是,旬月之間叛匪就從青溪縣一路打到杭州攻下杭州城,至於之前方臘是何時起叛的,臣不知道,所以也不敢亂說。”
梅執禮又小覷了王黼。
沒錯。
王黼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是暫時壓下了方臘起義一事。
可這並不是說王黼就不關心方臘起義一事。
恰恰相反,王黼比任何人都關心方臘起義一事。
為此,王黼甚至派張苑親去東南打聽方臘起義一事。
直到王黼認為方臘起義一事已經徹底不受控制,不能再為收復燕雲而放任方臘繼續做大了,王黼才將張苑召回來,向趙佶稟報了方臘起義一事。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