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第三百三十八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八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 (1 / 5)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隨著蘇璟的話語落下,朱標等人便又開始了思考。

“蘇先生的意思是,難道這貨幣的發行,還有調節經濟的作用?”

朱棡有些明白,但更多的是疑惑。

“可是蘇先生不早就說過,紙幣的價值其實是和商品掛鉤的,印的再多,也改變不了什麼吧。”

朱樉歪了歪腦袋,一無所獲。

朱棣一如既往的沉默,不過眼神中的不解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了。

朱橚就很直接了,他朝著蘇璟道:“蘇師,學生不懂。”

門外的朱元璋亦是喃喃自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紙幣可以破壞經濟也能調節經濟,但如何調節呢?”

劉伯溫眼神轉動,明顯是思索到了什麼。

唯有朱標,眼前一亮道:“蘇師,學生有些想法了。”

“太子你來說說看。”

蘇璟笑著說道,都說了這麼多了,也該有點領悟了。

朱標說道:“先前蘇師曾與我說起調節糧價的辦法之一平糴法,具體便是將豐年和災年分成上中下三等作為收購與售賣糧食的標準,豐年朝廷高於市場價收購糧食,而欠年則低於市場價拋售豐年收購的糧食。”

“學生覺得,紙幣也有著同樣的作用,豐年來臨的時候,意味著整個市場上的商品總數增加,商品的價格自然下跌,如果紙幣的數量增加,那麼商品數量和紙幣金額對等增加的話,價格也能維持住穩定了。”

“反之在欠年的時候,少量的發行貨幣,商品總量減少,紙幣金額總量也減少,又能穩定住糧價了。”

朱標剛說完,其他人皆是恍然大悟。

紙幣的超發或者是少發,能夠改變商品的價格,但商品的價格不僅僅受著紙幣的調節,還有一些天災人禍因素的影響。

反向利用紙幣,則可以將商品的價格穩定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下,就等於是把紙幣先前的缺陷變成了優勢。

“太子此言,甚是不凡,此中之道言之不盡。”

蘇璟微笑著點點頭。

儘管朱標說的十分的簡單,實際的調解中,變化會更多,但只是聽了這麼一堂課,便有如此的認知,已然足夠了。

畢竟,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紙幣這東西,還是有些超前的。

整個紙幣貨幣理論,尚未成形。

“原來如此,大哥當真厲害,這裡面的道道我是肯定想不出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