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大營,中軍大帳內,趙覠接到了李秉常派人送來的戰書。
趙覠將戰書扔到一旁,向送戰書的使者說道:“戰書本王看了,沒興趣。”
使者笑著對趙覠說道:“趙王殿下恐怕是不敢應戰吧!”
趙覠笑著說道:“本王手上有雄兵數百萬,如何不敢應戰;本王是看在兩國的交情上才沒有立刻出兵,回去告訴你家主子,本王不想兩國生靈塗炭,等事情調查清楚以後再談。”
“既然如此在下告辭。”使者拱手說道。
在使者走了以後,張繆不解的向趙覠問道:“王爺,這戰書都送來了,王爺為何不應戰,難道王爺您真的?”
“你真以為本王怕了,放心吧!本王心中有數,現在打還不是時候,再拖些時日。”趙覠深思的說道;“我們的後續糧草到哪裡了?”
“已過霍邑三日後可到達平遙。”張繆向趙覠說道。
“平遙是我們的糧草大營,我們十二萬大軍的糧草全部都屯放在哪裡,小心夏軍襲擊我們的糧草大營。”趙覠叮囑道。
“王爺放心,卑職已經在平遙佈下了重兵,只要夏軍趕來,絕對讓他們有去無回。”張繆自信的說道。
“張繆啊!不要小看了夏軍,也不要小看了李秉常,還是謹慎些為好。”趙覠對張繆說道:“此戰雖說以試探為主,但是本王依舊希望能夠全殲這支夏軍,收復太原,有了太原做屏障,河東就安全多了;你看看宋夏在河東的邊境,正好在這太原盆地當中,一馬平川十分適合夏軍野戰;據本王所知,此次夏軍南下之兵馬有八萬之眾,其中五萬是騎兵,這野戰之中騎兵比步卒佔據優勢,這也是本王不應戰的原因。”
張繆看著地圖說道:“王爺,末將到是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你說?”趙覠問道。
“王爺您看,我軍現在是沿太古水佈防,夏軍主要的兵力佈置在太谷水以北的祁縣,如果夏軍要想我軍發動進攻,必須要渡過太谷水。”張繆一邊指著一邊說道:“我軍十二萬大軍防守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如今夏軍的主力都在前線,後方必定空虛,如果我們抽出一部分兵力沿太行山繞道太原府的話,就等於切斷了夏軍的後路……”
聽到張繆這麼說,趙覠的眼前一亮,如果宋軍真的能夠攻佔太原府的話,這對於夏軍來說絕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趙覠反覆思量張繆說的話,這太原府城高池深,如果派的兵力少了肯定不行,派的兵力多了在山上行軍又是一件麻煩事。
趙覠向張繆問道:“你需要多少兵馬?”
“兵馬無需太多,末將只需一萬大軍即可。”張繆說道;“不過這一萬兵馬必須全部都是精銳。”
“這是自然。”趙覠說道:“從我們這裡穿山而行到達太原最少也需要五六天的時間,而且要繞過太谷和榆次兩地,你有多大的把握。”
“不少於六成。”張繆堅定的說道。
在經過一番思想掙扎以後,趙覠終於下定決心說道:“好,本王給你一萬精兵,無論如何都要拿下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