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軍的攻勢很猛,為了這一次進攻薩末鞬城,李諒祚精心準備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無論大型弩箭、石塊還是火球,都準備的十分充足,李諒祚就是要用這些重型武器來給塞軍造成重大傷亡,以此來減少在進攻的過程中夏軍的傷亡。
背對著薩末鞬城,面對著精神抖擻的夏軍將士,李諒祚高聲說道:“兄弟們,這是西域的最後一戰,我們的敵人就躲在這座城內,為了攻破這座城池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今日朕要帶領你們攻陷這座城池,以此來告慰犧牲在西域的夏軍將士的亡靈,為兄弟們報仇……”
“報仇、報仇、報仇……”
在李諒祚的煽動下,夏軍全體將士同仇敵愾;李鉞走到李諒祚的身邊說道:“父皇,還是讓兒臣替您領兵吧!您要是有什麼閃失,兒臣沒法和母后交代啊!”
“此戰朕必須要親自領兵,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威懾那幫宵小,真要讓他們看看,我大夏國的勇士是如何的勇猛無敵。”李諒祚意志堅定的說道。
“是,父皇聖明,兒臣願緊隨父皇左右。”
“傳令大軍,擂鼓、進攻。”
在李諒祚下達軍令後,夏軍還是進攻,李諒祚下馬親自打頭陣,在最前排的是巨盾兵和重型的攻城器械,其次是刀斧兵,再往後是長槍兵,最後才是弓弩手,這是李諒祚根據攻城需要而排列的陣型,在後方為進攻部隊壓陣的是投石器、大型床弩和騎兵部隊。
李諒祚指揮進攻部隊並沒有冒然前進,而是步步前移,巨盾兵將所有計程車卒保護在巨盾之下,負責進攻的夏軍將士全部龜縮在巨盾組成的防禦體系內,唯一沒有被保護在內的就是跟隨進攻的弓弩手,但是他們並不跟塞軍短兵相接,而是在進入到弓弩射程範圍之內的時候停了下來。
“投石器,第一組,猛火油攻擊……”
“投石器,第二組,石彈攻擊……”
……
“各床弩聽命,仰角抬高一度,放……”
夏軍雖然已經發動了進攻,但是位於後方的遠端攻擊部隊依然沒有停止進攻,用現在軍事戰術術語來說的話,這就是步炮協同作戰,只不過夏軍用的不是火炮,而是投石器和床弩而已,李諒祚為這種協同作戰的方式起了一個名字,稱之為‘遠近協同作戰’。
遠近協同作戰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和遠近攻擊的各部隊嚴密的配合,稍有差錯投石器和大型弩箭很有可能就會射中自己人,而一旦命中就會造成重大傷亡,這是無法避免的,李諒祚敢在這樣的套件下,運用這樣的戰術不得不說,李諒祚的膽子是在是太大了。
在到達小型弓弩的射程範圍之內以後,弓弩手和長槍兵都停了下來,長槍兵在弓弩兵前列陣,弓弩手開始拉弓射箭對城頭上的塞軍實施火力壓制,在夏軍遠端攻擊部隊和弓弩手的配合下,薩末鞬城頭上每時每刻都面臨著夏軍的火力打擊,壓得城頭上的塞軍都抬不起頭來,給塞軍造成了重大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