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朕已經知曉,你們二人先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二人向宋仁宗行禮說道。
在二人離開之後,韓琦向歐陽修問道:“歐陽大人,你說陛下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依下官愚見,陛下八成已經同意與西夏講和了。”歐陽修笑了笑說道;“不過此次講和,估計也只是短時間內的和約,西夏自太祖、太宗時期開始就是我大宋的一塊心病,對於西夏的重要性,我想韓大人想必比下官清楚吧!”
韓琦點了點頭,二人邊走邊說道:“西夏地處我大宋西北,佔據五州之地和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西夏所處的位置還是關中地區在北方的屏障;而且西北地區自古以來是中原王朝培育戰馬;
如果能剿滅西夏的話,我朝不但會扳回與遼國對峙的劣勢,而且還能夠大量的培育戰馬,組建騎兵部隊;到時候奪回幽雲十六州也是什麼問題。”
歐陽修聽到韓琦的話說道:“韓大人不愧是沙場老將,下官欽佩至極;當年與西夏的交戰韓大人是親自上過戰場的,對於西夏兵勇的戰力想必韓大人應該十分清楚吧!
西夏地區雖然窮山惡水,但是卻民風彪悍,當年的那場大戰下官也是記憶猶新啊!下官之所以拉著韓大人找陛下與西夏講和,不是畏懼西夏兵勇,而是因為現在國庫空虛,實在是不足以支撐一場大戰啊!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現如今的西夏及其貧困,就算是開戰打的再爛他們也不在乎,可是我們不行啊!一旦兩國交戰,我朝勢必要全力以赴,到時候恐怕是入不敷出啊……”
“原來如此,我說歐陽大人為何急匆匆的拉著我來見陛下呢!”韓琦說道。
與此同時宋仁宗趙禎也在考慮是不是要與西夏講和,無論什麼時候兩國交戰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益,當無法用戰爭手段達到利益目的的時候,和平談判就開始;宋仁宗經過權衡之後發現,現在與西夏開戰十分不明智,再說宋仁宗這個時候已經老了,也沒幾年可活了,晚安的宋仁宗也希望天下能太平點。
就這樣在皇帝和大臣促成下,宋、夏兩個十幾年的對峙將要結束了,無論雙方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和平算是再次降臨在了兩國的邊境之上。
三日之後,宋仁宗在汴梁皇宮的大殿內接見了西夏使臣委哥寧令,這是委哥寧令第一次見到中原王朝的宮殿,汴梁皇宮的富麗堂皇深深的震撼了這位出身高貴的党項貴族,在一番虛禮之後,委哥寧令將李諒祚的國書成交給了宋仁宗。
除了國書之外,還有給宋仁宗進貢的貢品清單,進貢的貢品雖然不多,但是卻也是一些稀罕之物,其中有駿馬八皮、白駱駝三頭、麋鹿五頭,另外剩下的就是有些皮毛、牛羊和西夏特產。
這些東西在西夏可能是常見之物,但是在宋仁宗對這些十分的看重,駿馬是大宋十分缺少的戰略物資,白駱駝也是極為罕見的,牛羊是西夏的生活物資,李諒祚進貢牛羊就已經表示屈服與大宋了。
在看完國書之後,宋仁宗更加的高興,李諒祚的國書將大宋都誇上天了,而且態度還及其的卑微,在加上委哥寧令在朝見宋仁宗時候按照漢禮行三拜九叩,這一下子讓宋仁宗感覺自己有些飄飄然了,此時的宋仁宗可以說的十分的得意;李諒祚的求和態度大大出乎了宋仁宗的預料。
人一得意就會忘行這是肯定的,原本還打算羞辱委哥寧令一番呢!此時早就拋到腦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