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旦一臉茫然,忙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陳完笑道:“聽吳徵,發起這次策辯的人便是諫大夫杜延年,他杜延年乃是霍光的爪牙,因此這次策辯的真正發起人便是霍光。”
劉旦聽完笑道:“我明白了,其實就是霍光想搞桑弘羊,便指使杜延年上書要召集各地賢良和文學進京策辯,看來霍光確實有心計,這次兩虎必有一傷。”
“霍光確實厲害,自己都不出面,便發動下面的儒生去策辯,美其名曰為民爭取利益,教化民眾,實際是利用來為自己掃清政敵服務。”
“這兩隻虎鬥得越厲害越好!”
這時劉旦露出撩意的笑容,陳完當然看得出劉旦的得意樣,忙道:“最好是桑弘羊輸了,這樣我們便可以輕而易舉地爭取到他。”
“看來我們要坐山觀虎鬥了,沉住氣,慢慢看再出手。”
“不,燕王,我們現在就要出手了。”
看著陳完猴急的樣子,劉旦這次反而不急,便道:“前面兩次就是因為過急才招致失敗,這次要吸取教訓,慢慢計劃,看準時機才出手。”
“燕王,這次我們要有所作為,朝廷不是下詔令要各郡國出一位文學高第上京策辯嗎,我們現在就要挑選人去,並且跟鄰近的冀州、幽州和青州等各郡縣聯絡,儘量派可靠的人去。”
陳完話音剛落,劉旦便立馬激動得點頭道:“有道理,有道理,這事我讓孫縱之去辦,你來協助他,等人都召齊了,便由你帶去長安,到時讓他們在策辯時煽風點火,添油加醋,以激化矛盾為目標。”
“這個我懂,讓我來策劃策劃吧,燕王,看來你要下重本去召集人選啊。”
劉旦哈哈大笑:“這個沒問題。”
燕王劉旦利用重金在附近各郡縣徵地文學高第六個人,他們是燕國的燕然、冀州盧琳、嚴有為、幽州的李寬、傅恩鴻和青州的劉迪生。於是在陳完的帶領下,出發到長安參加朝廷辯策。
所謂的文學是指通經達變之士,也就是儒生,文學高第的意思是當地最厲害的儒生。賢良文學是漢代選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與“賢良方正”類同。漢代察舉賢良屬於特舉,此科具體名稱不固定,一般稱賢良方正,或賢良文學。察舉賢良方正始於漢文帝二年,此後,兩漢屢有詔舉賢良方正之令。
......
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來到了始元六年的春季。劉病已來掖庭也有三年多了,這三年多的日子裡,好在有他的好基友張彭祖陪伴,每早上他們便結伴去石渠閣那裡聽老先生澓中翁講學,下午一般都會在暴室裡幫忙,當然這是他們自願的,因為在掖庭裡誰都不敢安排他們幹活,只是懂事的劉病已已經習慣了幫忙幹活,這點連張賀都對他大家讚賞。晚上便和張彭祖一起辯解所學這學問,或結伴在掖庭後宮閒逛。
這一早,他們兩人又去石渠閣找老先生澓中翁。仲春的早晨,正下著微微細雨,都春眠不覺曉,但是兩個夥伴還是一如既往地早早就起來,踏上求學之路。一路上,花草樹木也是感到春的氣息,一切都甦醒過來,處處聞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