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盼兒,故明思義,姜家盼一個兒子!
不,姜宜盼許多個兒子。
我生在姜家這樣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悲哀。
從小,我為了在姜家的地位更高一些,會非常地努力。
我努力的原因當然不只這一個,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要超過林億兒。
那個寄養在我們姜家的人,竟然處處比我強。
比我成績好,比我長得漂亮,比我長得高,比我更得同學的人緣。
她有許多朋友,而我,卻一個也沒有。
我媽媽說,我是個點子多的,萬事有我就行,所以,媽媽更偏愛我些。
我奶奶說,我是個成績好的,光耀門楣靠我就行,所以,奶奶也把更多的希望放在了我的身上。
畢竟,在姜家,除了不受所有姜家眾人待見的林億兒比我成績好外,我是成績最好的一個。
姜家的那些男孩子們,是男孩子又能怎樣?
一個比一個不爭氣,考試的分數可以是個位數。
對於一個把光耀門楣看得比什麼都重的鄉下老太太,怎麼可能不轉移注意力以我身上呢?
從小我雖然需要花更多的眼力去觀察眾人,卻也算是生活得順風順水,成功在姜家站穩了腳跟。
對於什麼都壓我一頭的林億兒,我是看不起的,所以對她各種欺負,反正也沒有人會真正罵我而維護林億兒。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十三歲那一年。
那年冬天,這種狀態被徹底打破了。
首先,林億兒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制造了我抄她作業的假象,讓姜家老太太對我失去了信心。
然後我爸爸媽媽離婚了,讓我也天天被人戳脊梁骨。
後來,林億兒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又害我與她比試,我肯定比不過她,只能用裝病來躲過一劫。
那個讓“新爸爸”與媽媽徹底決裂的退燒藥的藥瓶子,是我扭開了蓋子。
沒想到,這一舉動,讓我的家徹底四分五裂了。
我的爸爸和媽媽都進了監獄,“新爸爸”也離家出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其它的人,走的走,散的散。
若大的姜家,只剩下奶奶、哥哥、我、林億兒和小姑。
那一年,我也輟學了。
小姑這下可以光明正大地偏袒林億兒,不知道她用了什麼辦法,竟然讓奶奶同意了林億兒繼續讀書。
憑什麼?
一個外人,為什麼可以讀書,而我這個親孫子,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