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一直認定你偏心,那在他心裡,你就是偏心的。
你就是一個偏心的形象。
不管你做什麼說什麼,他都會拿來比較,或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在計較,那已經成為他下意識的反應。
最可怕的,是他覺得爹孃對自己也挺好,但立馬就會想如果是弟弟,爹孃是不是會更好。
這根刺一旦扎到肉裡,再也拔不出來。
還會越扎越深。
就像,他。
明明都過了這麼多年,爹孃死了也有十來年了,他每每想起小時候看著弟弟被寵自己只能被吆喝著去幹活的畫面,心裡還酸澀不已,不能自拔,也永遠都得不到解脫。
他已經極力避免了。
誰知
既然這樣,那就,分開吧。
遠香近臭。
也許隔得遠了相處少了感情反而會好起來。
宋母就難以接受。
她有三個兒子啊,怎麼怎麼就一個都沒了!
“都怪你這死老頭子!”
宋父:“是是,怪我,都怪我”
“你說你這是何必啊,咱兩個老的咋過啊!”
宋父就勸她,“誰也不管,不貼補,咱掙多少吃多少,這些年為了他們兄弟姐妹,你連件衣裳都沒做過,剛好家裡還有點布票,咱明天就去供、、消社,買花布,要最紅的顏色,再割兩斤大肥肉,一半燉一半用來紅燒.”
說得奔來還在流眼淚的宋母都撲哧一聲笑了。
“死老頭子!還花布,也不看看我都多大年紀了!”
好意思買都不好意思穿。
還有那肉,兩什麼斤,真當分家了就壕了嗎,頂多二兩回來沾沾油水,一個院子住著,孫子孫女要吃難不成就真的一口都不給嗎。
大人的事跟小孩沒關係。
又擔心小兒子考試的事,一夜輾轉反側的沒睡好。
早上起來就往廚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