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成良的個人最佳成績是3小時36分,還是有機會奪金的,徐主任那邊對張成良也是極其的看好。
只不過因為賽程實在太長,運動員出現傷病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哪怕是最頂尖的選手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奪金。
像一萬米專案,可能四十人參加決賽的話,有十個左右的選手會棄賽。
而50公里競走棄賽的機率要大的多,有些路況比較糟糕的賽事,可能棄賽選手得達到一半。
更恐怖的是,如果賽程安排在晚上的話,有些選手可能得跑到凌晨下半夜才能結束賽程。
所以這個專案對人類耐力的考驗相當的大,能在這個專案上奪金,那真的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鐵人。
“敦哥兒,我可沒你那樣的霸氣側漏,金牌這事兒誰說得好呢。”張成良年紀不大,跟易敦差不多同歲,靦腆的笑道。
“不過,咱們這次有三人參賽,就算我沒辦法奪金的話,其他隊友拿到一塊獎牌應該沒什麼問題。”
易敦聽到這話,不由心生羨慕,競走專案不管男女可以說都是中國的優勢田徑專案。
國內還是能找到不少頂尖選手的,一般參加國際大賽也都是三人團隊作戰,比起易敦這種孤家寡人參賽要舒服的多。
這更是讓易敦有種投身競走專案的衝動,現在易敦太寂寞了,不是說無敵的那種寂寞,而是身邊沒有隊友的寂寞。
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他幾乎都是孤家寡人,一個隊友也沒有,平時連個探討的人都沒有。
“我可先說好了哈,等下一屆世錦賽開始的時候,我可就要報名競走專案了。”易敦突然笑著說道。
他這也算是給國內的競走選手打下預防針,防止到時候突然參加競走專案,搞的人家難受。
畢竟易敦要是參加競走專案的話,以他那恐怖的耐力,冠軍肯定還是他的囊中之物。
20公里競走和50公里競走,這又是兩塊金牌,易敦自然不想錯過。
聽聞易敦說下屆世錦賽要參加競走專案,在場的幾個競走選手紛紛笑了起來。
眼下是2009年,下一屆世錦賽是2011年,也就是倫敦奧運會的前一年,到時候易敦真要是參加競走專案的話,恐怕國內也會因為易敦的原因,掀起一波競走的潮流。
就好比110米欄專案,冬日娜說史冬鵬與劉翔同處一個時代,是一種悲哀。
這話其實對也不對。
對的地方是因為劉翔的原因,史冬鵬無法在國內拿到金牌,本來他是有實力在國內奪金的。
可不對的地方卻也很明顯,因為劉翔的原因,史冬鵬其實也是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如果沒有劉翔的話,國內會有多少人關注110米欄?估計連現在的一百分之一都不到,關注的人多了,史冬鵬自然也是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關注越多,運動員自然就能拿到更多的好處。
現在競走專案也是如此,哪怕王浩在世錦賽中拿了銀牌,其實在國內關注的人也沒多少,要說知名度的話,王浩甚至遠遠比不上史冬鵬。
可要是易敦來參加競走專案,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