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米欄的欄架是一道一個,而3000米障礙賽則是所有選手共用一道長欄。
並且三千米的長欄要厚實的多,運動員也不僅僅只是能採用跨過的方式,爬過去、雙手撐過去等方式其實也行。
賽道一圈一共有五個欄架,每個欄架之間的距離是78米,第四個欄架後設有淺水池,這便是三千米障礙賽的大體情況。
這是個正兒八經比拼耐力的專案,否則的話,也不會一直被東非選手霸佔了所有的金牌。
按照易敦現在的計劃,是等天氣暖和一些後,開始著手訓練這三千米障礙賽。
練個幾個月,到時候參加全運會,先積累一些比賽經驗,等到耐力屬性提升到99點以後,再在國際大賽上報名這三千米障礙賽的專案。
比如全運會後的柏林田徑世錦賽,就是易敦祭出這三千米障礙賽的最好時機。
這次的柏林世錦賽,在易敦看來,完全可以算是12年倫敦奧運會的預演。
自己可以藉助這次的世錦賽,好好安排一下奧運會的賽程。
……
時間到了二月份,易敦在東山男籃的訓練也是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層次。
前面一個月,易敦主要練的是一些基本功,比如運球、罰球等。
對於內線苦力球員來說,其實運球這項技術並非是必須的。
反倒是有些內線球員養成了搶下籃板後運一下的壞毛病,易敦自然是沒有這樣的壞毛病。
運球的訓練,易敦只能說是淺嘗輒止,並沒有太深入的去訓練。
可能有人疑惑,打籃球的不會運球,那不是搞笑麼?
其實一點兒都不搞笑,問出這種問題才算是搞笑,肯定是對籃球這項運動沒有深刻的理解。
球場上的苦力內線,很多時候唯一的觸球機會就是爭搶籃板,除非是有著更高遠的志向,比如說想要發展成全能型的內線,那樣苦練運球才有必要。
像易敦這樣,僅僅只是想報個大腿,僅僅只想做好一名苦力的球員,壓根就沒有訓練運球的必要性。
練運球控球能幹嘛?隊友總不至於瘋狂到讓一名苦力去持球推進,去組織進攻。
至於訓練罰球,那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易敦這一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全都用來訓練罰球了。
罰球這東西同樣也是講究個天賦,世界頂尖球員不少人都被這罰球搞的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