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董翳他們逃出太子府後,一行人那是氣得捶胸頓足,仰天長嘆大秦又將陷於勞民傷財的泥潭深淵了。
他們也看出來了,如今上至扶蘇,下至整個國政院,都是達成了同識,運河工程是不可能勸諫的了了。
一名大臣無奈的道:“你說長公子和李斯他們怎麼會相信‘修運河可以促進社會生產發展和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水段’,這等屁話呀?”
眾人苦笑。
這種事情實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以至於大家都感覺李陽他們是都瘋了。
當初修始皇帝為了修長城,抵禦外敵,差點就讓大秦亡國,天下之人,苦不堪言。
如今,李陽要修的運河,其工程比長城還要浩大,他們居然不僅不認為會將大秦帶入深淵,而且還大言不慚的說是要讓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嘛!
李陽能說出那樣的驚聳言論,倒也罷了,畢竟大家早就習慣了。
可是,李斯多年來一直擔任大秦左丞相,改律法,治經濟,管民生,這樣一位治國經驗豐富的老臣,居然也跟著李陽一起發瘋,這就讓大家感到非常的絕望。這等於是,朝中再無人可以去勸諫李陽以及扶蘇了。
“現在可如何是好,大秦今年好不容易喜獲豐收,眼看著好日子就要來了,如今卻是……哎,陛下若在,豈會容他們胡鬧!”一個老臣哀嘆了一聲,滿臉的憂國憂民。
無人出聲,大家都沒有主意了。
最後,眾人只得再次望向董翳,道:“董大夫,你說我等還能怎麼辦?”
董翳苦笑了一下:“還能怎麼辦,等陛下回來吧。”
眾人一想,也對,始皇帝又不是不會回來,快則一年,慢則兩年三年,肯定就會回來的。到時候,只要皇帝下令中止運河工程,那麼也不算太晚。
畢竟,眼下大秦糧食產量猛增三倍,扶蘇折騰一兩年,大秦尚能支撐。
想到這裡,眾人總算是略鬆了口氣。
同時,大家心裡不免又替扶蘇感到惋惜。
長公子扶蘇,自小不被始皇帝所喜,每每因政見的相左,而被斥責和冷落。
後來,好不容易被始皇帝所喜,更是被委以監國之重任。
加上他前不久令人大開眼界的誅伐白正一黨的雷霆手段,簡直是奠定了他成為大秦下一任繼承者的位置。
論能力,剷除白正一黨朝中舊勢,替大秦的新政掃清了障礙。
論民心,其仁德之心,天下百姓敬之。
論御術,馮、蒙兩大世家,盡投其門。
放眼秦國諸公子當中,試問誰還能更有資格以扶蘇相比?
可以這麼說,只在不如意外,待始皇帝回來,見到扶蘇如此本事,必然會立他為儲君。
可是,如今看來……
然並卵!
一箇中止長城工程,興修運河工程,被把這一手好牌打了個稀碎。
中止長城工程是什麼?
這是不敬、不孝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