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殿外。
李斯站在殿外,等了許久,一直不見李陽出來,正打算先回去的時候,卻是終於見到麒麟的門口出現了一個身影。
來人,自然就是李陽了。
“陽侯,你可讓本相好等啊!”
一見到李陽終於是出來了,李斯趕緊迎了上去。
聽到這話,李陽不用想都知道,李斯為何會在這裡等自己了,走到了近前,於是笑道:“李相是想問我平亂之事吧?”
李斯點點頭,不無擔憂的道:“陽侯啊,你……你真的可以憑一己之力,平息此番亂象?”
李陽笑了笑:“李相難道也認為本相是與章將軍鬥氣乎?”
“那自然不會。”李斯訕然一笑。
李陽道:“實不相瞞,我之所以請纓平亂,是真的不想見到我大秦軍民,自相殘殺,那些亂民並非真是抗秦,而是因饑荒被逼無路,若由章將軍負責平亂,後果定是天下十室九空,讓我大秦元氣大傷矣。故而,本相唯有想其它柔和之策,以化亂局。”
李斯聽到這話,不由深深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丞相,眼神當中帶著幾分詫異。
他突然發現,原來眼前這個年輕人,在輕狂自傲的表象下,竟然裝著一顆憐憫天下蒼生的慈悲之心,這倒是讓他要重新審視眼前這個人了。
為天下蒼生謀福,可是要比為己謀權,要難之數倍。
當然,這也同樣說明,李陽這個人的志向乃是天下,而非在朝堂,這就超越了許多公卿大臣。
志在天下蒼生,這種話他只聽兩人說過,一個是皇帝嬴政,當初皇帝就曾對他李斯說,掃六國而一統,是為了結束戰亂,還天下蒼生一個太平,建長城、出律法,是為了構建一個穩定的社會。
可以說,皇帝之志,便是天下蒼生,他想打造一個穩定太平的世界。
而今日,李斯再次聽到了類似的話,那就是出自李陽之口。
也就在此刻,李斯似乎終於明白皇帝為何會如此看重這個年輕人了,又是拜相,又是封侯,又是開府,又是變法,甚至不管李陽多麼的語出驚人,亦或所言之語多麼的荒唐離譜,卻是堅定的給予信任,這一切,答案或許就是因為其人之志。
李陽之志,正合皇帝之志,二人同志,自然信任有加,助其施展胸中所學……
“李相,為何如此看著我?”
李陽突然發現,李斯一直盯著自己,不由有些不自在了。
“咳,本相剛才被陽侯之志,所驚,沒想到陽侯竟有心懷天下蒼生之志,李斯心中敬佩!”李斯是真的對李陽起了幾分敬意,要知道當初他的老師荀子,就曾告訴他,治國為權,乃小謀,治國為天下蒼生,乃為大謀。
為小謀者,位高權重,為大謀者,青史留名。
而李陽,應該就是老師口中所言為大謀者。這種人,可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因為當權位與蒼生放一起讓你選擇時,沒有誰會為了顧及蒼生,而放棄實權。
就好比今日之早朝,若換成其他人,絕不會為了天下蒼生,而去否決一眾武將,使自己陷於危境。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最終都成了小謀者,成不了大謀者之原因。
此時,李斯亦是明白,李陽當初為何“作死”立《公法》了,實則就是為天下蒼生,所以哪怕將己置之於死地,也是不懼。
說實話,想明白這些事情後,李斯看向李陽的目光,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了。
李陽可不知道,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卻是引得人家心思氾濫,笑了笑道:“李相過獎了,只不過,人活一世,總得活出個意義來,否則跟條鹹魚有何分別。”
李斯一聽這話,頓時都感到有些自慚形穢了。
他發現,如果再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下去,自己都要被貶得連鹹魚都不如了,於是趕緊轉移話題,不自己找虐了,道:“陽侯說的是,不過這次平亂,不知陽侯可有計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