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此時,狙擊排的另外兩個班,接到訊號後,此時已經埋伏在三岔口的後方,也就是狙擊三班和獵戶們的後面,不僅為獵戶們打掩護,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小鬼子任何選擇做應對的準備。
要是這股小鬼子不追擊狙擊三班和獵戶們,那麼,整個狙擊排和獵戶們就可以抄這股小鬼子的後路,或者是分散開來阻擊小鬼子援兵主力。雖然這樣做,對於人多勢眾的小鬼子主力沒有多少殺傷力,但是,絕對能讓所有小鬼子都膽戰心驚,畢竟,主力人馬再多,可小命是自己的,誰願意在全力對付對方的主力的時候,還得時時防備周邊眾多的冷槍?想想都會讓人士氣全無,無心進攻。而這,不管是生命上還是精神上,就是一種牽制。
順便說明一點:這種戰術不具備複製性,只適合在原始森林裡用。只因為遮擋物都無法達到原始森林的條件。
在別的地方,不管你如何隱蔽,但只要你多開幾槍,總會被敵人發現。可是在原始森林裡,樹木粗壯高大,且遮天蔽日,不僅很好的為狙擊手提供隱藏的掩體,更能在視線上形成了極大的阻礙。
更何況,是要面對整整一個排的狙擊手,而且,狙擊手們還是以狼群戰術來偷襲,想想都讓人感到恐懼。
最為重要的是,此時,狙擊排一班和二班的人,不僅僅是在尋找最佳掩體,還在判斷小鬼子萬一追殺過來的路上,用眾多*製造了建議的‘*’,為的就是防止小鬼子惱羞成怒之下,仗著人多勢眾而對這邊發起集團似衝鋒——狙擊手最喜歡的就是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射殺目標,而這種集團似衝鋒卻足以讓狙擊手付出生命。
當然,也是為大家提供一條後路的保證。
此時,小鬼子援兵的先鋒正大踏步的追殺獵戶們,可是,眼看著已經發現好幾個獵戶的身影時,突然,前方傳來了槍聲。
而伴隨著槍聲的響起,衝在最前面的那些小鬼子紛紛中彈倒地。
不過,這次,大概是因為獵戶的行為提醒了狙擊手:此時此刻,獵殺掉一個小鬼子,還不如打傷一個小鬼子來的更有效果。因為,獵殺掉一個小鬼子,也就只能減少一個小鬼子,可要是打傷一個小鬼子,那麼,小鬼子為了能讓傷者回去及時治療,就必然會派人護送他們回去。如此一來,就等同於打傷一個小鬼子的同時,還能再減少一個對手,等於一槍減少了兩個小鬼子,積少成多,最終,會讓小鬼子的參戰人數急劇下降,從而給緊接著的敵我攻防中,我方減少壓力,同時也給小鬼子這邊增加壓力。於是,在班長的要求下,大家紛紛對著小鬼子下半身打。
這一招,立馬就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十個小鬼子受傷,一個死亡,卻有十五個沒受傷的小鬼子不得不把這些傷員扶回去。其中,有五人是重傷,不得不抬回去。
而先前躲過一劫的那個衝在最前面的小鬼子指揮官,好運到此為止,被一槍幹掉……雖然對付普通的小鬼子士兵,可以只傷不殺,但是,發現了小鬼子指揮官或者是機槍手之類的必殺目標,大家還是會能直接幹掉就直接幹掉。畢竟,這樣的必殺目標放過的話,會對接下來的戰鬥造成更大的不利。反過來說,一旦射殺掉這樣的目標過多,那麼,接下來的仗不用打,小鬼子就會不戰自退——誰都知道,基層指揮官要是大面積傷亡的話,在沒有得到補充的前提下,根本就不用打仗了。因為連指揮系統都上下連線不暢而非要強行打仗,那就不是打仗,而是送死了。
而正是這一點,讓狙擊手們更加明確了接下來該如何狙擊小鬼子了……還是讓小鬼子受重傷為好,這樣,就等於一槍就讓三個小鬼子暫時離開了。最少,目前來看是如此。
不過,這樣做,也確實激怒了小鬼子們。
這不,小鬼子們在別無辦法,卻又惱怒萬分之下,採取了集團似衝鋒的戰術。
只見一個小鬼子大吼了幾句後,抽出指揮刀,向前一指,剛剛還趴在地上的小鬼子們,立即同時大吼一聲來給自己壯膽和增加士氣,爬起來,直接向前衝鋒。
如果是一兩個狙擊手面對敵人集團似衝鋒的話,要麼掩藏好自己以求運氣好而保命——基本上不可能。要麼就是本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想法拼死戰鬥,當然,還有就是投降。除此之外,正常情況下別無他法。
但是,一個班的狙擊手形成了戰術性的配合,那就不一樣了,更何況,後面百米處還有二十個獵人接應,這樣的話,逃脫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