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著臉問跟過來的哨兵:“怎麼只有四間房?”
兩個哨兵立馬就支支吾吾起來,面色也十分怪異,還=雖然都低下了頭,卻都在偷偷地瞄張青山。
張青山仔細一想,也有點尷尬,因為這個原因是他自己下達的命令。突擊團建立之初,自然是老兵少,新兵多,而且,骨幹或者說幹部基本上都是老兵,所以,張青山對突擊團的紀律十分自信,認為新兵犯小錯在所難免,要以批評教育為主——大錯的話,比如說調戲婦女、搶老百姓東西、對友軍見死不救之類的,不管職位高低,當時都只有一個下場——槍斃。所以,小兵一般不會關禁閉。也只有老兵才有這資格。但他相信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老兵,就認為,禁閉室建個一兩間就夠了,多建是浪費。還是胡英澤說,多建點,就算當做值班人員的休息室或者審訊室吧。
所以,只有四間禁閉室也就很正常了。
張青山跟本就沒在意這點小事,可現在,一時發火就這麼問出來,讓士兵們怎麼回答?
不過,體現張青山敢作敢當的個性也來了。
“是我記性不好,錯怪你們倆了,對不住,希望你們別介意。”
認認真真地給兩個哨兵道歉後,張青山甩手就向外快步走去……兩個士兵和木有春都目瞪口呆的看著張青山,尤其是木有春,絕對沒想到團長居然為了這麼點小事,就如此放下身份和麵子,如此認真的給士兵道歉,這在他看來,有點天方夜譚的荒誕之感。同時,對於八路軍,他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什麼樣的人帶出什麼樣的兵!一個團長都能在如此細微之事上如此做,由此可推斷出他帶的兵,會有多麼嚴明的紀律。
孫炳成覺得張青山這突然到禁閉室去關自己,肯定有很多不適宜的地方,萬一需要什麼,自己也好跑腿。就一直站在大門口看著……這也就是他的個性相對比較老實,要換成向濤或者周寶玉,這個時候,才不管別的,也不會聽張青山忽悠,絕對會厚著臉皮全程一直跟著。
見張青山臉色不好看的快步走出來,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趕緊上前問道:“團長,怎麼了?誰惹你生氣了,我去抽他!”
張青山心裡正鬱悶了,聽到這話就更鬱悶了,總不能告訴孫炳成,自己剛才鬧了個大笑話之事吧?
張青山無愧於急智的美名,雖然一聽這關心的問話,他那板著的臉色中難得流露出幾分尷尬,可他惱羞成怒之下想都沒想,張嘴就罵道:“把老子跟他們做鄰居,什麼狗屁玩意兒!這牢老子不坐了……”
這才是張青山剛才問為什麼只有四間房的根子所在,也是張青山政治上成熟穩重的表現和眼光,更體現出張青山粗中帶細的性格。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
張青山現在是團長,按級別,也就是校級軍官。既然當了上校,他自然想更進一步當將軍,畢竟,將軍這個稱呼可比上校之類的校級軍官要威風得多,順耳得多,也更容易讓人認識到分量。而校級和軍級可是一道大坎,想要邁過這個坎,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不僅要求會打仗,而且在政治態度與立場、為人、支持者力度等等方面都需要考量。
如果他現在所住的禁閉室和小鬼子的相連,那麼,試想一下,在張青山上升的緊要關頭,要是有某個眼紅的小人散播謠言,只要說“別看張青山會打仗,各方面條件也都符合,可他當年被關禁閉的時候,跟兩個小鬼子是鄰居……”這話聽起來是沒問題,而且也實事求是,但其真諦會給人潛意識裡留下一個十分惡劣的印象:跟小鬼子關在一起,豈不是說張青山勾結小鬼子?要不然肯定就是犯了大錯之類的問題,要不然,怎麼會跟小鬼子關一起?
要是給上級部門留下這麼個惡劣的印象,恐怕就是張青山打再多的勝仗,想要當將軍,也只能是白日做夢了。
但這些話只能體會,不可言傳,所以,張青山只能敷衍著稍稍提點了一下而已。當然,這也是張青山自己主動送上門去的,怪不得別人……電報上直說要他停職反省,又沒說關他,他只是因為心頭不快而鬥氣,主動到禁閉室去的。
“喲!這是哪位能人的傑作,居然能把咱們團長大人氣的臉都青了……來!讓我好好看看,這頭髮被氣的翹起來沒有?”
張青山立馬抬頭怒視正快步走到身前的胡英澤,皺著眉頭問道:“老胡,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專門來看我笑話,還是專門來打我這落水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