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不敢再有異議,大眼瞪小眼,全看著楊風一個人忙活!
御街上,已經有人奉命前去洗刷打掃,佈置好了幾十張桌子。鋪著大紅桌布的空桌擺滿一條長街,相當壯觀震撼。
百姓們接到告示,聽說皇帝要請他們吃酒席並親自下廚,早就好奇得不行,潮水一般將整條大街堵滿!
所有人都在禁軍背後探頭探腦,一刻都等不及了!甚至有的人為了蹭點好的,一天沒吃飯,餓得肚子亂響!
夜幕將至,楊風終於出現了!
他穿著一身黃袍,挺拔英偉。百姓們見到天子,萬分激動!
更激動的是,楊風身後跟著二十個美麗的宮女,暗香浮動,裙袂飄飄,各自端著飯菜,香味飄散十里!
“鏡頭拉近點!”
“又到了爺最喜歡的環節!”
飯菜端上桌,楊風和氣道,“眾位父老鄉親,入席吧。”
眾人嘩啦一聲湧上桌!
桌上的東西,沒人認識!
面對著琳琅滿目的東西,所有人都愣住了:“這,這都是什麼?我們大夥一個也沒見過!”
“嚐嚐這個,”楊風指著一道綠油油的蔬菜道,“這是炒油菜。”
“哦?”那人夾了一筷子,入喉直接驚了,滿臉激動喜悅與不敢相信,“陛下,我從未吃過這麼美味的東西!”
雖然南北朝時期《齊民要術》就已經詳細記載了炒菜過程,但鐵鍋昂貴,直到宋代也遠未在民間普及!
“這是用鐵鍋炒出來的,”楊風看似不經意解釋道,“哎呀,當前的鐵產量低是因為大量硫磷雜質無法去除,生產出來的鐵太脆,既不能做兵器又不能炒菜。”
“在鍊鋼氧化期中,如果能使鋼液良好地沸騰,就能有效地清除夾雜物;並在澆注前靜止一段時間,使雜物上浮……”
那個品菜的百姓也是個行家:“味道為何如此豐富?”
“因為使用了菜籽油!”
我國是油菜原產地之一,油菜在古代被稱為蕓薹,東漢就有記載,但50年代才在長江流域推廣。
“還有調味料!”
明末辣椒傳入中國前,我國土產的香辛料已經很豐富了。有花椒、姜、茱萸、桂、大小茴香、丁香、山葵等,這些植物即使在《詩經》中,也是赫赫有名的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