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是“黃巾起義”的領導者,大賢良師,張角!
“張角?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這三人完全扯不上關係啊!”
張角本是一落魄書生,學了點治病救人的醫術,開始救治鄉里百姓。
東漢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張角便帶領兩個弟弟,利用醫術在災情最嚴重的冀州地區傳教。
他很快便吸收了大量教眾,創立了太平道。十餘年間,勢力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多達數十萬人。這些人大多都是被世道所迫,貧苦無立錐的百姓,心中充滿了對腐朽大漢的仇恨。
隨後,張角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表明大漢氣數已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正是張角這一把燎原之火燒光了大漢最後一點生命力,開啟了群雄割據的亂世!
劉協看到張角,立刻眼前一亮。
這才是他要等的人!
如果說劉協心裡有什麼愧疚,那就是替大漢愧疚,愧對流離淪喪與亂世中的貧苦百姓!
所以,他才想見曾經挑起亂世的張角!
張角直接走到劉協旁邊,大大咧咧坐下:“聽說山陽公醫術高明,我來向你討一味藥,救濟天下。”
“沒有這種藥。”劉協道,“世上的病症各不相同,只能對症下藥。哪有一勞永逸的道理?”
張角大笑:“我才疏學淺,曾經做過種種嘗試,全都失敗了。”
“我曾經以為,學醫能救得了大漢,現在想來,全都是痴心妄想!”
劉協道:“我倒是有一點短淺的見識,今日特請大師來商討一二。”
“救人、救世,只能腳踏實地,一步步來。普天之下皆為大漢子民,大漢江山正是這些百姓組成。救一個也是救,也比束手旁觀好得多。”
“‘大夫’一詞,既可以是廟堂之上的救世者,也可以是鄉間的治病人。”
“誰說救世者一定要是王侯將相?一個鄉野醫生也要比謀士尸位素餐的公卿好得多。”
“你覺得,學醫能救得了大漢?”張角反問。
“當然,”劉協點頭,“積少成多。雖我之死,而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總有將天下之人治好的那一天。”
“即使那時候,天下早已不是大漢的天下,但是百姓安居,萬姓樂業,是誰的天下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