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懇請先生出山相助!”
年輕的劉備面對鬢髮蒼蒼地孔明恭敬行禮,說出了跟當年三顧茅廬時一模一樣的話!
“……劉皇叔?!”
彈幕看到這時空交錯地場景,紛紛激動歡呼!
“玄德公!”
“是大寶備!”
諸葛亮此時已經明白了,一切都沒有改變,子午谷奇謀沒有實行,北伐也沒有成功,自己此刻仍然據守五丈原,大限將至。
“呵,”他搖了搖頭,對畫外的楊風道,“不過都是你的把戲罷了……”
“懇請先生出山相助!”
對面年輕的劉備又問了一遍。
“唉……”
諸葛亮長嘆一聲,他發現自己再次面對劉備時,無法做到當真再也不見。
哪怕這只是假象。
罷了,幻覺也罷,就當老天爺成全自己吧。
“咳咳,將軍請聽——曹操已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令諸侯,不可強爭。孫權世代據守江東,也不可強圖。反觀荊益,卻是好地方。荊州交通便利,適於出兵;益州險要,利於固守。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將軍則霸業可成,天下可定……”
年邁的諸葛亮再次坐到了劉備幻影前,認真地又重複了一遍《隆中對》,跟當日給出地答案沒有半點不一樣。
即使面對的只是幻覺,孔明仍然當那是可以一統天下的明主,是自己值得付出一生忠心的主公。
時隔26年,兩段一模一樣的對話。
正如他多年來的踐行。
螢幕中,兩段時光真的交錯,互相渲染。
軍帳與草廬相互交織,26歲的孔明與54歲的孔明逐漸重疊。
“嗚嗚……昭昭之心,始終如一啊!”
“太感人了!”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不愧是古今第一君臣佳話!”
螢幕外看著遲暮的諸葛亮與壯年的劉備,淚如雨下!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
一個哽咽的、抽氣的聲音在螢幕前響起!
終於有人再也遏制不住眼淚,任由自己的情緒奔湧,放聲背誦《隆中對》!
彈幕自發刷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自然而然開始跟著朗誦!
地鐵上人潮洶湧,有人默默扶著扶手,在耳機中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