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隋朝、王世充、李密、蕭銑相爭,不過是國內兄弟的氣運之敵。而資助突厥卻是民族之恥,獨孤相國難道不知道資敵過後,我大唐哪怕一統天下也將面臨著一頭猛獸嗎?”
獨孤整的建議說到李淵的心坎上了。但李建成用大義掃他的興。看著這一個守成的長子,不由得想著好戰的次子李世民,讓李淵心中惱火不已。他正要發作,蕭瑀打起了圓場,“聖上,臣有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兩全其美”之說,頓時讓李淵龍顏大悅,點頭道:“蕭愛卿請說良方妙策!”
“民族大義的確不能丟,太子殿下說得十分不錯。但是獨孤相國說的卻是眼前實實在在要解決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大隋,就根本談不上什麼大義了。如今可以利用突厥代替我們去除勁敵,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可是,要怎樣做才是兩全其美呢?臣以為可以在貿易方面下文章。”
李建成臉色大變,蕭瑀卻已經一揮手止住他,“殿下別急,聽臣把話說完。”
李建成把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蕭瑀從容道:“不管結盟、聯姻還是貿易,這些都是兩國正常往來,沒有什麼詬病之說,而且還可以去除當初道義上的一些不利影響,可謂百益無害,關鍵在於貿易,我們可以簽署貿易協議,但協議上不寫任何物資,武器、生鐵、生鐵之類的物資我們只能在口頭上答應。”
這時,李建成再也忍不住了,便給陳叔達使了一個眼色。
陳叔達是李建成的支持者,他領會說:“聽蕭相國的意思是秘密運輸,而不讓國人知曉嗎?”
蕭瑀搖了搖頭,“請大家容我把話說完好嗎?”
李淵終於惱了,他重重哼了一聲:“不準任何人插嘴,違令者趕出殿。”
瞬間!
偏殿裡鴉雀無聲,蕭瑀笑著說道:“大家都只看到違禁物品的危害!卻沒有考慮到運輸這個問題!”
眾人都是聰明之士,頓時都反應了起來。
蕭瑀接道:“實際上,我們現在通往突厥的商路一條都沒有,答應突厥又有何妨?反正東西又不能飛走。即便我們以後拿下了河南走廊,也只能從張掖北上居延澤,再進入突厥境內,往返一趟最快也要三四個月!我們可以少運生鐵,多運布匹、茶葉、瓷器等物,一年一年下來也就一點點生鐵罷了,委實是杯水車薪、不足為慮,但這一年內,天下局勢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眾人恍然大悟,都明白了蕭瑀的用意,利用沒有商道和路途遙遠,在時間上的拖延,從而使貿易有名無實,這確實是一個高明的是好計策。
李淵拍掌贊成道:“但是突厥也不是傻子,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豈肯配合我們伐隋?”
蕭瑀微笑道:“那也沒辦法啊!除非他們先幫我們打下商路。”
大殿內頓時竊竊私語,獨孤整道:“聖上,蕭相國言有之有理,若是突厥能夠先幫我們拿下李軌與河西走廊,那麼答應他們也是無妨。而且,我們不給突厥生鐵的話,他們也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若是他們掠奪中原工匠,在草原上尋找礦源,對於我們中原的傷害反而更大,我們開個口讓他們有途徑獲得生鐵,便可絕了他們自立的心。”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終於達成了一致。
(問個問題:要不要杜如晦????請在本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