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130章:南隋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0章:南隋鬥 (2 / 2)

這是一個銅本位的時代,金銀價值是得到世人的承認,但主要作為一種饋贈和收藏的貴重金屬,與充當貨幣價值的銅不同。萬萬吊錢絕對是一筆驚人的逆天橫財,容不得裴世清不動心。

楊侗微微一笑,又談妥了一筆生意。

他的新錢幣政策只是銀本位的開啟罷了。

白銀具有金融儲備職能,也曾是國際貿易支付的重要手段,華夏對白銀的認識和利用有悠久歷史,白銀很早就被製作成工藝品和貨幣,只不過白銀用作貨幣大量使用的時間,是在唐宋以後的事……

到了元代,銀本位制才得到強化,政府把白銀作為最重要的貨幣,即有了銀錠、元寶的出現,到了明清,銀本位制得到了鞏固加強,到了明朝,銀錢成為正式貨幣。

國家一旦重新統一,民間越來越富庶,商品流通越來越頻繁,大宗交易也會越來越多,一次貿易往往便需要耗費幾萬吊、十幾萬吊銅錢,太笨重、太麻煩。而黃金價格昂貴,能夠彌補銅錢低賤、笨重的缺點,但產量少,無法成為主流貨幣。若在金貴銅賤兩者之間,將白銀作為法定貨幣,更合適、更科學。

關鍵是世家門閥一直把黃金、純銅視為財富的儲藏手段,對於位處老二的白銀並不重視,他們認為白銀不像銅銀能用,又不如黃金有價值,各家即使有白銀也不多。

當白銀取代銅錢,盛行天下時,他們會覺得自己很慘很慘。這可是掠奪天下財富啊……

白銀,楊侗不缺。

在他控制的地盤裡,白檀郡豐寧牛圈和承德姑子溝、雁門靈丘支家地、突厥南部汗庭以東的烏蘭察布地區、襄平北扶余城的四平山都有典型銀礦礦床,這些地方的銀脈只淺淺的埋在土表下,稍加挖掘,便是一處處豐盛銀礦!

而他所知的佐渡島佐渡金山是一條儲量巨大的金銀礦,前前後後出產黃金近百噸,白銀兩千五百多噸……石見銀山、足尾銅山開採簡易、礦床綿延,幾乎取之不盡,數十上百年內,幾無斷絕之憂!嘿嘿,急於打造水軍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征服倭寇,奪下這幾個寶地嘛?

感覺思緒有些扯遠了,楊侗整了整面容,嚴肅道:“聽說王世充很不安分?”

“王世充的確掌控著東都洛陽的軍權,不過軍糧一直由朝廷供應。兩者雖有矛盾,卻也是為了大局著想。”

裴世清長嘆一聲,“主要是王世充太貪婪了,催糧催得緊,而含嘉倉的糧食也磐盡了,只有紫微宮太倉還儲藏十萬石糧食,這是用來濟民的救命糧,當然不能全部給軍隊,軍隊對朝廷有所誤解。”

楊侗立刻聽出了兩點端倪,首先是王世充手中還有數目不低的糧食,但是出於自己自立的打算,便打救命民糧和錢財的主意,所以楊倓才不肯給他;其次,王世充故意剋扣軍餉,故意在軍中說楊倓和重臣無情無義,激起手下將士對朝廷和皇帝憤恨不滿、離心離德,從而為了下一步奪權做準備。

不過楊倓這一派的反應真有意思,居然想在軍糧上控制王世充,難道軍心所向的王世充不會搶麼?難道王世充不會發動一場類似江都宮之變的洛陽政變?

如果他是楊倓,肯定會組建忠誠於自己的軍隊,要麼問他楊侗借兵,畢竟,兄弟二人從始至終都沒有紅過臉。但想一想也不可能,和有所制約的王世充相比,楊倓其實更怕的是他楊侗才對,一旦楊侗的勢力進入洛陽,那就是正宗的引狼入室了。畢竟,王世充是臣子,還需要楊倓在軍糧和政治上的支援,比較好對付。

就算楊倓想要引自己入洛陽,世家門閥也不會同意,怕自己改了他們的。仔細想想,楊倓這個皇帝當得也挺無奈、無聊、無安全的。

“江都宮政變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難道你們一點都不長記性嗎?”楊侗盯著裴世清,道:“這年頭的皇帝由軍隊說了算,別的都沒半點用處。你回去讓燕王兄組建一支屬於他的精兵,聽我的準沒錯。”

楊侑年紀小,又善良孝順,有衛玄穿針引線,兄弟二人感情一直就好,而且他們孤兒寡母沒什麼勢力,楊侗十分樂意接受這個懂得感恩的弟弟,也非常尊敬拿得起放得下的嫡母;但楊倓就另當別論了,他當過皇帝,體會過皇權的快樂,肯定不甘心當一個逍遙王,重要是他還有一大堆追隨者,這些人一旦沒有得到權力,自然會慫恿楊倓幹著扯蛋的事情。若是盛世,他們根本掀不起風浪,但現在是亂世,自己沒心思、也沒精力應對內鬥,更不希望大好局面被一群老鼠屎葬送,所以只能任楊倓自生自滅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