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120章:敲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章:敲詐 (1 / 2)

這一日,李淵的和談訊息傳到了鄴城!

“李淵要和談?談什麼?有什麼好談的?”

“李唐禮部尚書裴矩為使臣,提出了一個和解的建議,說是裴寂為首的大軍退出太原城,由李唐船隻把他們從離石郡接走,然後,給我們一個完整的太原城。”楊恭仁一臉無語、一臉僵硬、一臉苦澀的表情。

眾人的臉色頓時漲得通紅,一個個神情古怪的扭曲了起來!

楊侗哈哈大笑道:“想笑就笑吧!憋壞了可不好。”

剎那之間!

全堂陷入了歡樂的海洋。

良久之後,魏徵肅然道:“殿下,裴矩深得太宗武皇帝的器重,才一步步做到了相國!可是他不思報國,居然還當起了李賊的使臣,依臣之見,索性以叛徒之罪砍了。”

“臣複議!對此叛臣、逆賊,決不能姑息!”孔穎達煞氣騰騰,恨不得自己充當劊子手。

楊侗大汗。

老實說,他真不想殺裴矩。

裴矩也並沒錯。一切都是因為楊廣的處事風格,才造成了今天的裴矩。

上樑不正下樑歪,才造就了許多奸臣的誕生。

就拿虞世基來說吧!

這本是一個一等人的能臣,在楊廣還沒有荒廢朝政的時候,他是一個能直言進諫的人,比如要皇帝重賞將士、暫停討伐遼東的戰事等,都是正確主張。即使是楊廣後來頭腦發熱甚至發昏,他還能請楊廣發兵屯洛口倉以備不虞,這個相當有遠見卓識,只是當一個個名臣因為直諫而相繼被殺之後,虞世基便“淪陷”了,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馬屁精。

裴矩就更加了得了。

人家是大隋著名外交家、戰略家,曾用離間計分裂突厥,借內耗削弱其實力,從而減輕對中原的威脅,他還經略西域,致力於中西商貿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四十國臣服朝貢大隋,拓疆數千裡,史稱“交通中西,功比張騫”。此外,裴矩還是著名的地理學家,曾編寫《西域圖記》三卷,記載西域四十四國的地理資料。《大唐雙龍傳》裡的邪王石之軒就是以他為原型創作的。

更牛逼的是,在開皇十年,裴矩奉詔巡撫嶺南,他還沒有啟程,高智慧、汪文進便在江南作亂,又有俚帥王仲宣命部將周師舉圍困東衡州。他裴矩一個文人,統領三千名良莠不齊的軍隊先解衡州之圍,先後在大庾嶺、原長嶺擊破叛軍,斬殺周師舉,一直打到南海。

實在牛得不行。

就是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外交家、治世能臣,在大業朝後期,硬生生讓楊廣玩成了一個老油子。

怪誰?

怪楊廣。

到了天下大亂、義軍四起的年代裡,裴矩依舊忠誠,他將叛亂的訊息如實奏知楊廣,結果楊廣卻是勃然大怒責罰,深詣自保之道的裴矩只能逢迎取悅,不敢有所諫諍。

後來江都驍果軍思家心切,紛紛逃離江都。還是裴矩進言,建議將江都寡婦和未嫁女子配給士卒,讓他們在江都成家,江都驍果軍軍心得以逐漸穩定。

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賢才,並沒有辜負楊廣的器重,是楊廣自己沒有再給他效忠大隋機會。

現如今楊廣已經死了,人家裴矩變成無主之臣,投降李淵又什麼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