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確鑿之下,並言辭激烈的問:你李淵引異族入境,是打算再來一個五胡亂華嗎?當初五胡不同心,都差點把漢人滅絕了,現在的突厥是一個上下一心、同心協力、擁百萬控弦之士的強大國度,這若是全部入境,天下哪還剩下一個漢人?你的良心何在?
至此,詔令理所當然的把李淵定義為民族敗類、國賊、漢奸。
最後還廣召全天下隋人冰釋前嫌:誅殺李淵這個勾結異族、屠殺大隋子民的國賊、民族敗類!殺了李淵國賊,封國公萬戶侯。
到了這裡,是人都知道,這一系列詔令實則是出自楊侗手筆,但卻博得了有志之士、忠義之士的一律讚賞……畢竟,大隋內亂是兄弟之爭,你李淵卻引狼入室,這不是民族敗類、國賊、漢奸是什麼?
此消彼長之下,殺掉始畢和突厥三十萬的激進分子得到了巨大的聲望。
不管人們如何的不喜歡楊侗,但在民族大義方面,誰也不能否認他,這一點,從他滅契丹、奚族,打高句麗,再敗突厥等一系列外戰即可看出——楊侗始終胸懷民族!
當詔令傳天下時!
楊倓第一個發聲支援,接著是蕭銑、瓦崗聯軍、竇建德、王薄、徐圓朗、杜伏威、李子通、沈法興、林士弘沉默一陣子後,一個個都發出了聲援……搞笑的是吃人為樂的朱粲,以及弒君的宇文化及都認同了對李淵的聲討!
於這些反王而言,反正李淵離自己遠遠的,不會打到自己…
而聲援嘛,也就是動動嘴皮子而已,這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撈到巨大聲望,又何樂而不為呢?
在某不良人的運作下,一股口誅筆伐之風潮卷向了關中,抵達了長安!
為什麼用白旗?為什麼軍中有突厥人?就是因為李淵投降突厥!
這一句在長安引起了渲染大波,誰都沒料到李淵居然是一個國賊!
但是,乞降信是全是拓印版本的,而且不止一封!
“賊子欺人太甚!”
唐王府,李淵氣得暴跳如雷,雙目中爆射出憤怒的火焰,他最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他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
現在全城輿論大起,他能怎麼辦?如若強行彈壓,只會更加坐實他民族敗類、民族罪人、國賊、漢奸、叛徒……之名!
更令李淵恐懼的是軍中一半以上的將士都是三晉子弟,這些人,或多或少都與突厥有仇。還有許許多多人是在雁門之圍中,從馬邑、雁門、樓煩逃往太原的青壯,這些人對侵佔家園、屠殺親人的突厥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若是內訌起來,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