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數月一晃而過,當左天成、薛萬淑等人熟悉了楊侗的套路之時,已到春暖花開的陽春三月,楊侗終於從一堆破事中釋放了出來,這也意味著可以班師還朝了!
楊侗成立了黃海艦隊,讓來弘、周紹祖率領五百艘戰艦和一萬水師,駐軍於烏湖海(黃海)的長山群島。
長山群島的大長山島、廣鹿島和石城島面積極大。大長山島面積是四萬五餘畝,為長山群島中第一大島,這也將是黃海艦隊母港,這座軍港由宇文溫和李春設計,免費的高句麗人當勞力。自己則親率主力艦隊和幾百艘繳自高句麗的貨船滿載而歸。
為了迅速打垮高句麗,他這一次動用了開天院大量未曾面世的研製成果,而結果,也都如他計劃一樣,結果堪稱是完美。
遼東方向大勢已定,楊侗心頭的對手如今也只有一個自稱是大和的倭寇之國,並非是他小覷高句麗、新羅、百濟和黑水靺鞨,而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高句麗丟失了五分之四的領土,人口直降到百萬以內,殘了。實力與新羅持平,已經不足為畏。至於百濟也向大隋稱臣,並解除了與高句麗的盟約,三個國家又各玩各的了,一切都符合大隋的利益,以後他們遇到糾紛,都會尋求大隋來調解,沒辦法,誰讓大隋這方天地的老大呢。
所以,這一方天地,只有一個大和國是楊侗必須滅絕種族的物件。來弘和周紹祖主管的黃海艦隊就是為小鬼子準備的,他們除了苦練海軍,還要檢驗五牙船和艨衝在大海中不同氣候下的資料,有了缺陷,才能讓開天院的能工巧匠的做針對性的改進。
坐鎮玄菟郡這麼些天來,從新羅、高句麗、百濟的高層嘴裡得到了小鬼子的相關訊息。
小鬼子處於飛鳥時期,天皇是推古天皇,她不僅是倭國史上首位女天皇,也是首位獲得“天皇”稱號的君主,她立侄子聖德太子為攝政皇太子,對國政進行大力度的改革,以限制大貴族的勢力,加強皇權。其改革的核心包括:推行寵佛政策、大力營建佛寺,建立冠位十二階制,依據儒法佛三家思想制定《十七條憲法》。
她在聖德太子輔佐下,國勢蒸蒸日上,文明程度不斷加深,也因此,終於迎來史上第一個文化繁榮的“飛鳥時代”。推古天皇派遣小野妹子為遣隋使,向楊廣遞交國書,抬頭稱“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意在謀求獲得與大隋平起平坐的政治地位。跟隨小野妹子來華的,還有一批留學生、留學僧,由此拉開日本大規模學習中華文化的序幕。
此外,為她為了保護在朝鮮半島上的殖民機構“任那日本府”,推古天皇還於600年、602年兩度派軍進攻新羅,迫使戰敗的新羅割讓六座城池,進一步擴張了了小鬼子在半島上的殖民面積。
目前,小鬼子最大的勢力是蘇我氏。
小鬼子原本是一個勢力眾多的國度,直到大和國征服各部,建立起目前這個這個統一的國家政權。又經過權勢更變和內部攻伐,朝廷與地方豪強、朝中大貴族各個集團間的紛爭也愈演愈烈,最終發生“盤井之亂”,在這一場政變中,葛城臣、平群臣、大伴連、物部連這些豪族逐一失勢。
蘇我氏笑到了最後,家主蘇我馬子也因此與推古天皇、聖德太子形成了統制大和軍政的政治集團。
蘇我馬子掌兵權,推古天皇、聖德太子掌政權,相互之間配合默契,致使國力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先後五次派使者入隋取經,吸取了漢人的文化行政制度,使得經濟文化大幅度上升,已經漸漸的由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
他們多次派使入隋學習,高尚品德沒學會,倒是把中原的夷狄論學得入木三分。
漢家文化繁榮輝煌,反襯出了周邊異族茹毛飲血式的野蠻,對於這些異族漢人視之為夷狄。而小鬼子瞭解到夷狄論後,衍生了唯我獨尊的“夷夏”觀念,他們認為除了自己,其他任何國家都是夷狄。在它們的書籍之中,有把“隋朝”稱為“夷狄”的律令,並稱半島為“近藩”,稱中原為“遠藩”。
所以楊廣統治時期內,小鬼子第一次使者入隋時,很霸氣的在國文上寫著“日出之處天子致書,日落之處天子無恙”,直接把自己擺在大隋之上。
在楊廣的思維世界裡,自古以來,唯有中原皇帝才能稱之為“天子”,而大和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如此自稱,簡直在挑戰天朝權威,無禮到極致。按照楊廣的一貫作風,本想就此征伐大和,但考慮到征討高句麗戰事方殷,不想再樹立敵人,所以對於大和國的冒犯,只是拒絕回覆其國書,而沒有進行懲罰,由此大和國躲過一劫。
儘管楊廣忍了這口氣,但還是派使節進行了回訪,一來是安撫大和國,二來為考察對方國情、虛實,為日後進軍大和儲備資料。
回訪團以裴世清為大使,共有十三人,並由小野妹子陪同東渡。裴世清停留了三個月時間,並獲得大量對方完整準確的一手資料。之後推古天皇再派小野妹子為使,跟隨裴世清再度訪隋,並向隋煬帝呈遞第二封國書。此次吸取上次的“教訓”,不敢自稱為“天子”,而只是在抬頭使用“東天皇敬白西皇帝”的用語,楊廣才略微滿意了一點。
楊侗知道大和國從一開始便沒有臣屬隋朝的意思,它與隋朝的虛於蛇委,只不過是從隋朝吸取文化養分來充實自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