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 (1 / 2)

長安,大興宮!

大興宮宮城在關隴集團大力資助之下,短短數月,已經從一片白地之中拔地而起,較之隋文帝修建的雄偉、莊重,新修的大興宮在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奢華閃耀。

對於這座新宮殿,李淵甚為滿意。此時,他正在木香陣陣的兩儀殿內和十幾名文武重臣商議著新年的軍政大事。而大隋這一頭猛虎,無疑是繞不開的話題,為了對付這一個龐然大物,李淵麾下善說之士,努力的遊說著諸侯們轄下的世家大族,雖說尚未取得具體的成績,但進展喜人。

南方開啟了局面,北方也是如此,大約在年前,主管突厥事宜的裴寂多次出使突厥,並和突厥取得了一系列共識,但前提是李唐要拖住大隋的步伐,給頡利可汗有整頓內部、清理門戶的時間,在李淵等李唐重臣看來,頡利可汗沒有誠意可言,因為李唐也需要時間休生養息,一兩年內李唐也並不願招惹大隋。

事實上李淵為首的李唐上下都希望能夠把合約延續下去,但是這種問題不是由他們說了算,所以打算先派人去鄴城試探一下可能性,如果和談下來,那麼李唐可以靜下心來,讓李世民打爬‘薛梁聯軍’,讓李孝薛向荊州、中原等南部地區發展。

但李淵也知道很難,因為大隋現在內無內憂、外無外患,大隋不可能按著他的套路來,即便是達能協定,那李唐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沒有達成之前,不能對此寄望於大隋會和平共處,如果大隋來戰,李唐只能繼續南和蕭銑,全力向西。而向西發展的話,也還要大隋不去支援‘薛梁聯軍’。

“各位愛卿,大家認為能不能說服楊侗,放棄對‘薛梁’聯軍的支援?朕想聽各位愛卿的意見。”

蕭瑀道:“聖上,臣有話說。”

李淵欣然道:“蕭愛卿請講!”

“我聽說‘薛梁’聯軍治下大量漢民東逃隋唐,其治土地擱荒,微薄稅賦不足以供養數萬軍隊,這種情況下,他們必然進一步向吐谷渾和羌人求助,他們如今除了軍隊,算得上是一無所有,在此絕境之下,只有三條路可選:一是投降隋朝,不過他們現在已經和吐谷渾打成一片,隋朝接納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條路,則是與李軌聯合,打通西域之路,但是薛氏因為李軌背後一擊而大敗,彼此之間仇恨深重,和解的可能並不大;第三路可能性極大,他們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很可能割讓西海、河源兩郡給吐谷渾,恢復到以前的疆域。楊侗應該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以地易地之後,便放棄了對梁師都的支援,任由我大唐攻伐,目的無非是使我大唐儘快滅掉梁師都,從而避免西海郡、河源郡再度落入吐谷渾之手。那是楊廣打下來的疆土,作為隋朝正統,他是怎麼都不想兩郡落入外族之手的。”

李淵道:“這樣一來,吐谷渾就會成了我大唐西部之患。牽制掉我們大部分兵力。想必這也是楊侗之所思吧。”

“確實如此!”蕭瑀點了點頭,道:“但是聖上其實大可不必將吐谷渾放在心上。吐谷渾被隋朝嚴厲打擊後,至今沒有恢復元氣,他們支援‘薛梁’聯軍的兵力,已是他們的極致,只要我們殲滅在河煌一帶,再以強硬態度交往,再給他們一定安撫,允許他們在西海、河源兩郡內放牧生息,那麼就能迅速穩住吐谷渾。然後與其通商往來,並且困擾我大唐的馬源也得到解決”

蕭瑀軟硬兼施的策略讓李淵十分讚賞,吐谷渾確實可以這樣決定,但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大隋不加干涉的基礎之上,他又問道:“楊侗放棄對梁師都的支援,是希望我大唐與薛梁聯軍兩敗俱傷,然後再以吐谷渾消耗我大唐國力,是這個意思嗎?”

蕭瑀點頭道:“正是如此!隋朝一直高舉民族大義為旗幟,而‘薛梁’聯軍乃是引異族入侵本土的國賊,臣建議以民族大義為名,對‘薛梁’聯軍加以痛斥,然後大張旗鼓的邀請隋朝共除國賊!當天下人人側目,隋朝縱然不會與我大唐協同作戰,但也不會在我大唐除國賊時,在背後捅刀子,否則,他便失去了大義。”

李淵笑了起來,蕭瑀建議說到了他的心坎上,沉吟了一會兒,又問道:“如果楊侗真的出兵了呢?”

蕭瑀說道:“如果楊侗出兵,那也只是向西平郡出兵,而西平郡是薛氏兄弟的主力所在,除了他們兄弟,還有數萬名吐谷渾士兵,他們韌勁十足,不是那麼好打的。若是逼急了,極有可能再引李軌來戰!四方聯軍兵力十多萬,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以物資極度匱乏的河西之地拖住隋軍,極為合算。而我大唐只需打下河源,即可獲得吐谷旁邊的戰馬。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和隋朝對峙於河西的話,能夠減輕關中壓力。”

李淵哈哈大笑,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聖上,臣有話說。”李淵對蕭瑀的重視,讓裴寂十分不爽,由於他的緣故,李唐失去了整個幷州,為了向國民交待,李淵將他下獄了數天,並讓他沉寂過一段日子,等他重新入仕,卻發現蕭瑀和陳叔達已經取代了他的位置,心中的不甘不爽自然厚重不十分。

尤其是很多本來和他裴寂商量事情,李淵現在都改和蕭瑀商量,這讓裴寂心中更為惱怒,一直想找個機會扭轉這種局面。

李淵道:“裴愛卿請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