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230章:聯合世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章:聯合世家 (2 / 2)

寒門和後世的寒門不同,這時代的寒門,指的是不必為生計擔憂,卻又不是世家豪門的小富之家,寒門人家知道讀書能給自己帶來什麼益處,所以他們才是天下之中,最渴望掌握知識的一個群體。

‘窮文富武’一說,是紙質書籍流通天下,不再昂貴的說法,在仍舊以一折即碎、大力即碎的竹紙為王的現在,‘富文窮武’才合情理。

寒門子弟受盡世家白眼不說,還要屈尊降貴,為的就是有一個求學機會,而且就算學有所成,要想得到進階機會,得要權貴世家們賞不賞識,願不願施捨。也因為背後沒有世家支援,一輩子都無法身居高位,即使有那也是意外中的意外。只不過世家門閥與寒門之間的界線沒有那麼明顯,寒門只要成功的積累三代,也有希望晉身世家豪門之列,但那需要上百年積累才有可能。

楊侗將大量廉價書籍盛行天下,勢必有大量寒士歸隋,因為相比仕途資源固定分配、上品無寒士、寒門無貴子的關中、中原、江南等地,隋朝執行的重視寒士、開科舉士、能上庸下等用人制度,能夠寒士獲得更多出頭機會。

“這……”李淵沒想到這一招,除了斬斷世家大族的根,竟然還有這等效果,李淵心中不禁哀嘆起來,他也有推廣義務教育的心思,卻被麾下謀士制止,若早早推廣,這份天下寒士的人情,他李淵豈不也能佔據一些?到時候何愁沒有人才可用?又何須處處受制於世家門閥?急忙看向劉文靜道:“肇仁可有破解之道?”

“此乃楊侗慣用的陽謀,天下各方諸侯都能看出,只不過他們都與世家門閥有交集,所以無人敢碰,楊侗治下之域,無世家門閥一絲立錐之地,各種利國利民政策才得到盛行,但是在文教上,哪怕他那麼強勢,也依舊用了三年多時間來鋪墊,如今他大勢己成,便是天下世家門閥聯手,也無從抗拒。”劉文靜搖了搖頭,嘆息不已!

殿中氣氛,隨著劉文靜的話語陷入沉默,李淵父子三人和蕭瑀、陳叔達都理解劉文靜為什麼這麼說。

如今蕭瑀、陳叔達成了李淵最信任的李唐新貴,都有資格參與這種重大決議。

蕭瑀是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西梁靖帝蕭琮異母弟,隋煬帝蕭皇后之弟。幼行孝道而聞名天下。愛好學習、才華橫溢,為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西梁滅亡後,楊廣和蕭皇后撫養成人,進入長安後拜內史侍郎,李淵立足關中時,他獻河池、順政、漢州三郡給李淵,官拜戶部尚書,加光祿大夫,封宋國公!

陳叔達是陳朝宣帝陳頊第十七子,陳後主的弟弟,容止出眾,頗有才學,十餘歲時便能即興賦詩,援筆立成。他原是絳郡通守,李淵起兵造反時,他獻絳郡投降,後被封為黃門侍郎,如今接替劉文靜的納言之位,成立李唐的權貴之一。

這也是李淵有意識的消弱關隴權貴在朝中的勢力,雖說他是因為關隴權貴而入關,並迅速坐穩,但他對關隴權貴的強勢心懷顧慮。

但由於關東士族在關中不如關隴權貴,李淵便漸漸引進了南方士族,這也是蕭瑀和陳叔達連連提升的緣故。

至於劉文靜,雖是李淵謀主,在起事的前幾年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他是一個書生意氣極重的狂士,又因為知道太多不應該知道的事情,已近邊緣化。

“聖上也不必太過在意書籍湧入關中的影響。”劉文靜笑道:“楊侗固然獲得天下寒士之好感,並獲得大量寒士的效忠,卻也觸動了全天下世家大族和各大諸侯核心利益,這也為結盟創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出一年,我們必能聯手各方諸侯共討之。楊侗雖強,但邊境延綿數千裡,西起靈武,東至遼東,若諸侯聯手共討伐,聖上覺得楊侗以一家之力,能擋天下兵鋒麼?”

“絕對不能!”

相比於昔日反王盛行的時份,如今數得上的勢力無外乎李淵、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朱粲,以及南方的杜伏威、沈法興、李子通、林士弘、蕭銑,數量雖然比以前少了,但勢力卻都不差,若這些諸侯能夠勠力同心的聯合在一起,就算楊侗再強,李淵也不認為他能力抵抗得下來。

“只是如何說服各路諸侯聯手呢?”

李淵非常頭疼,前一輪使臣盡皆折戟而歸,因為各路諸侯都知道楊侗對李淵的威脅最大,在沒有幹掉李淵之前,楊侗暫時不會向中原下手,當楊侗滅掉李淵之後,說不定自己已經一統中原了呢!以一個完整的南方力量去對付楊侗,勝算就大了。而在這之前,只有傻瓜才會同意與李淵結盟,去招惹暫時對自己沒有威脅的楊侗!

而杜伏威、沈法興、李子通、林士弘、蕭銑這五個諸侯與楊侗隔著一箇中原,遠著呢!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楊侗的恐怖,所以一點都不著急。

這時陳叔達微笑道:“前一輪使臣,只不過是試探諸侯們的態度而已,下一步則重點向諸侯麾下的世家門閥下手,向陳明以厲害,並以重利收買各方諸侯兄弟近臣。比如說,可以以收買王世充的兄弟王世師、王世衡、王世偉、王世惲、王世辯,也可以收買他的兒子王玄應、王玄恕、王玄瓊,讓他們影響王世充;李密方面,則可以收買他的近臣房玄藻、邴元真、王伯當、單雄信、徐世績;竇建德方面,則是收買他的義弟劉黑闥,謀主孔德紹……只要諸侯們的親眷部從答應,再攻諸侯們的心防就容易多了。當然了,在收買之前,要前提了解那些人的品性,以便針而對之,暫時別動那些一心為主的人!當人人皆同意與我大唐結盟,少數人反對也沒用,只能隨波逐流。”

“聽先生一席話,朕茅塞頓開!”李淵目光一亮,以陳叔達大加褒獎。

這時,陳叔達謙虛道:“臣慚愧,這也是聽了肇仁兄的分析後,才有所領悟罷了!拾人牙慧,不足道哉。”說著,還向劉文靜拱手一禮。

李唐朝廷的高層有著激烈的派系之爭,劉文靜、裴寂、獨孤整、竇威、蕭瑀是李唐之中的核心人物,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明暗爭鬥中,劉文靜、裴寂、蕭瑀保持中立,而李世民是獨孤家的女婿,獨孤整自然從屬於李世民一派,而竇威為了謀奪獨孤家手中的關隴權貴第一席位,支援太子李建成理所當然。

可是裴寂在河東郡受辱時,他對付不了楊侗,便恨上了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李建成,從而成了李世民的堅定支持者,這一階段,李建成處於弱勢地位。

但劉文靜被撤了納言以後,朝廷上下一致認為京兆韋氏家主韋匡伯合適人選,可是李建成卻極力推薦陳叔達,李淵也想削弱關隴權貴,便採納了了李建成的建議,升陳叔達為納言,這樣一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勢力恢復到了平衡。

劉文靜和李世民有忘年之交,可他一心為公,理應歸入帝黨的,但因為李淵的可疑疏離和打壓,又因為最大政敵裴寂主動向李世民靠攏,這才有了向李建成靠攏跡象,雖不表示什麼,可李建成的太子黨一直懷有拉攏之心。而陳叔達是太子黨中的核心成員,自然不願得罪這個才華橫溢、書生意氣重的厲害人物。

“陳尚書客氣了!”劉文靜神色如常的回了一禮。

(有月票、推薦票的兄弟能來幾張安慰安慰麼?懇請兄弟們支援正版,對您來說只是幾毛幾分錢,對我卻是天大的動力……收藏也是大力支援!)

頂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